第(1/3)頁 金臺吉聽楊吉努這么說后就點了點頭,望著茫茫無垠的印度大平原,扯了扯韁繩道:“早知道,南邊這樣好,當初就應該多抓些人來!” 楊吉努跟著回道:“是啊,這里這么暖和,若多帶這些人來,就能搶更多的奴隸與金銀?!? 金臺吉和楊吉努此時后悔當初沒多帶些人來,而對于大明朝廷當局來說,他們現在則后悔沒有早點來這里王化。 因為實際上,眼下在印度次大陸,利益收獲最大的其實是大明朝廷。 女真等夷丁搶掠得到的一切土地與人口還有財物都要在大明朝廷手里交換為銀元劵。 然后,女真等夷丁再拿銀元劵去購買大明的商品。 等于女真等夷丁辛苦拼命得到的東西,只是大明的廉價商品。 與此同時,大明還從歸附的婆羅門封建領主這里收取保護費,向他們傾銷商品。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印度次大陸,實際上是很多個封建領主組成的非中央集權的國家。 可能莫臥兒帝國的集權程度要好一些,但本質上,整個印度次大陸就是由若干邦國組成的封建社會。 而這自然更利于大明在印度次大陸實現自己的戰略目的,讓自己利益最大化。 總之,大明現在是在兩邊賺錢,而這也使得大明朝廷的收入不停地漲。 關鍵是,女真等夷丁里的貴族,還基本上會把多余的銀元劵拿來購買認購劵,等于把自己拼命得來的錢,再借給大明朝廷,也可以說是投資給大明朝廷。 這就意味著,這些貴族主動把自己和大明的利益捆綁在了一起,而不會對大明這種剝削模式感到不滿,且為了自己的利益會不得不愿意為大明一直開疆辟土。 同時。 大明還主動對莫臥兒帝國的婆羅門封建領主們提供保護,且主張不對他們進行殺戮,也允許他們對大明投資,給大明借錢,所以,婆羅門們也對大明也沒那么厭惡,甚至也開始愿意為大明的繁榮添磚加瓦。 再加上,大明還會從賺取的利益里分出一小部分賞賜女真夷丁中的中下層表現英勇者,出眾的甚至還會直接召去京師面圣,成為天子門生,且還在被女真等夷丁屠掠后的地方,以及在婆羅門封建領主的地盤建儒學院和醫館,來賑濟窮人與救治病患,順便宣傳天命說,讓這些地方的底層人知道,大明天子是天命所歸的圣主仁君,自己生活苦只是因為自己命比別人苦,自己還應該多吃苦多努力,這樣才能有機會成為人上人。 當然,要做好這一切,是需要一個在軍事和政治以及外交上都很擅長的人,才能在印度替大明朝廷統籌好這些事務,而讓各個勢力與各個階層都對大明沒那么大的仇恨,甚至只感恩大明。 只善于沖鋒陷陣且俗名喚做劉大刀的劉綎自然是不適合干這事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