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真宗皇帝當即下詔曰:“圣祖名,上曰玄,下曰朗。不得斥犯。” 百官無奈之下,就接受了這個結果。 皇帝認祖,這可是大事件,非大操大辦不可。不僅如此,還要封禪,祭祀太廟,昭告天下,大宋境內,帶“玄朗”二字都改了字避諱。尤其是很多歷史名人的名字犯忌諱,需要避諱,大宋境內,所有的玄武門都改成了——拱辰門。 再比如說孔圣人,以前孔圣人的封號是——玄圣文宣王,這是真宗自己親自敕封的封號,得改,改成‘圣文宣王’。不僅凡人要名字,連神仙也沒有逃掉。 玄武大帝赫赫威名,不得不因為真宗的荒唐,改成了——真武大帝。這恐怕是華夏命運最為悲催的主神了,他竟然被一個凡間的皇帝逼著改了神號。 說起來,大宋的文臣也是壞,真宗死后,按照皇帝的一生功績大臣們擬定謚號,恐怕‘真’這個謚號,打從謚號出現之后的兩千年間,哪有封君或地方死后謚號為‘真’的先列?這就是文臣們的一點惡趣味作祟。你不是能耐嗎?逼著玄武大帝改神號,你死后就給你謚號定為‘真’,有本事你再讓真武大帝也把神號給改了。 …… 一個整日鬼鬼祟祟,裝神弄鬼的皇帝已經夠了,還遇上個把獻媚皇帝惡趣味為己任的丞相王欽若,今天說有祥瑞,明天說泰山出土天書,把國朝的百姓折騰的夠嗆。或許是百姓被折騰夠了,也沒心思說皇帝的壞話了,真宗這才作罷。 想到是這么一個結果,李逵聽完之后也沉默無語,而周元作為老師,不僅僅是給他說故事,而是需要他去思考:“李逵,你聽這則故事有何想法?” “皇權太過霸道了!”李逵將心中所想剛說出口,頓時覺得有點后背發冷,他一個平頭百姓敢說皇權霸道,豈不是要命? 可是周元聽到李逵的想法之后,大為贊賞,雙眼放光道:“你有慧眼,為師甚慰。我朝皇權雖不如漢唐,但這是我歷代賢者治理的結果。自古君退,必國亂。然我朝卻從來無此事,你知道為何?” “儒學以忠孝為本,我等官宦皆是讀書人出身,自然不會禍害朝堂。” 要說李逵剛才是因為失言而緊張,如今是驚駭了。 周元的膽子也太大了,你干脆直接說皇帝在皇宮里安心生娃就好,其他的就交給大臣們來處理不就完了嗎? 這等大逆不道的話,你也敢說?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