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大宋府庫-《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1/3)頁
揚州,知州蔡京坐著轎子去碼頭上溜達一圈之后,失望的回到了州衙。
消息早就有人稟告了通判晁補之。
面對這位堅持的上司,晁補之除了鄙夷他,在靈魂深處審問之外,竟然對蔡京一點辦法都沒有。另外蔡京也看不上晁補之,官二大最可恨了。晁補之家中可是世代官宦,大宋有多少年,巨鹿晁家的官宦世家身份就有多少年。而且一直有家族先祖在朝中擔任大員的經歷。副相,樞密使,參知政事這樣的高官,每一代都能出一兩個。就出身來說,蔡京說什么也比不過晁補之的出身。
可要說比學問,晁補之怎么可能比蔡京不如?
雖然蔡京也不差,但也要分和誰比。
蘇門弟子之中,不少都是穿著開襠褲就會寫文章的神童,很不幸的是,晁補之就是其中之一,甚至蔡京還不如晁補之許多。
一個看不上對方好面子,善于經營,一肚子壞水。
而另外一個呢?
看不上對方仗著門庭顯赫,不把他這個上官看在眼里。
這不兩個互相看不對眼的同僚,在州衙門口相遇了,晁補之表情詫異的看了一眼蔡京的青衣小轎:“元長兄,你這又是去碼頭了?”
蔡京愕然,隨后正色道:“不錯,水運乃我大宋的命脈,揚州又是運河北上之門戶,連同江淮,乃我朝命脈。”
“不會是去碼頭詢問糧船吧?”
晁補之根本就不給蔡京辯駁的機會,直指蔡京的目的。蔡京平日里出門,必然要乘坐他的華麗馬車,那頭高大的河曲馬是蔡京花了高價才買來的,要是平日里不出門顯擺一下,他心里堵得慌。錦衣夜行,根本就附和他的價值觀。
只有去碼頭的時候,他才會選擇做轎子。
轎子古來有之,最遠可以追溯到先秦,而以文字記錄下來,來自于《漢書》——會稽太守嚴助,輿轎而隃領。
可惜,這種乘坐非常平穩的交通工具,因為慢,無法顯出主人的身份,彰顯不出高頭大馬的威風,等等原因,并沒有在大宋大放異彩。反而在歐洲,在彈簧馬車出現之前,轎子才是貴族們出行的標配。原因恐怕很簡單,華夏從來不缺人,但歐洲就不一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