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太隨便了吧?-《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1/3)頁
按照行軍速度推算,李逵率領的軍隊,只不過剛剛抵達蘭州城下,就拿下了城池,這不合理。
再推算,因為兵力少,而且遠道而來,李逵要是個懂得兵法的人,自然不會靠近城墻太近。如今李逵已經(jīng)快成大宋軍神了,沒道理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繼續(xù)推算,如果需要恢復士兵體力,斥候偵查,所需要耗費的時間會更多,兩天總該需要吧?那么高俅帶兵抵達之前,李逵不太可能有任何動作。
可恰恰是不可能,卻變成了可能。
事出反常,必有妖。童貫不信邪了。
大宋宦官界第一兵法大家童貫說什么也不相信蘭州城是被打下來的,他趴在糧車上,伸長了脖子,瞪著眼中子使勁地打量張川,宛如就像是被踩住了后背的土鱉。
張川雖說不太待見宦官,這源于他爹的關系。張輿是種諤的部下,以前就和宦官李憲鬧地很僵,甚至還有怨言,認為是李憲才害死了大宋那么多的西軍。可畢竟李憲是皇帝的使臣,監(jiān)軍,張川在面對童貫詢問的時候也得做出表面功夫。
他拱手來到了童貫面前,躬身道:“蕃將不懂兵法,被李大人略施小計就俯首就擒,此戰(zhàn)我飛廉軍大勝。”
大勝毫無質(zhì)疑。
蘭州城都拿下來了,即便是蕃將棄城,飛廉軍趕到之后,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城池,也算是飛廉軍的功勞。就收復失地的功勞,也不是尋常斬首能相提并論的功績。
童貫心里堵地慌,他認定張川騙他了,因為他是宦官,就不懂兵法?
當然,他也不相信李逵能憑借三千人就戰(zhàn)勝一萬多騎兵。他覺得自己肯定錯過了什么,很可能是一場巨大的運氣。至于說蕃將不懂兵法,這話也說得過去,反正這三千飛廉騎兵上下都被李逵買通了。文官不需要戰(zhàn)功,李逵更不需要。
收復失地這樣的戰(zhàn)功,對李逵有用之外,其他的斬首功勞,對他不僅無用,而且有害。
總不能李逵給自己上奏戰(zhàn)表的時候,說自己斬殺多少人吧?
一個聰明的文官,是不會將這些攻來和自己聯(lián)系起來的。當年王韶收復河湟之地之后,入京,執(zhí)掌樞密院。但是很快就發(fā)現(xiàn),文官不把他當自己人,武將把他當成搶功勞的異類,誰也不待見他,加上御史臺中有人不滿,沒多久就倒臺了,灰溜溜從樞密使的位子上被擼到了知州。
這肯定不是王韶文官做武將,帶著西軍在戰(zhàn)場上廝殺的原因。
當初,王韶可是經(jīng)常上陣殺敵,有過身中七箭,還逆轉(zhuǎn)的場面。
要不是大宋的鎧甲實在防護力不錯,讓他只不過是受了小傷,王韶早就戰(zhàn)死沙場了。
王韶太惹眼了,加上他做過御史,鋒芒畢露,給自己裝飾的太華麗。
但李逵不一樣,他基本上從來不寫軍報之類的奏章,反正以前有郝隨的秘折,后來還有種建中,自然不用他幫忙。
而且,他從來不讓自己的名字出現(xiàn)在奏章上。
最多寫上三個字‘臣李逵’,這是表明這份奏章是李逵上書的,這就足夠了。
以至于朝堂上不少大佬都以為李逵在戰(zhàn)場上是搖扇子的書生,根本就不知道這貨拿著大砍刀四處給人放血。
童貫也覺得李逵多半是個智將,儒將。畢竟,他也沒有上過戰(zhàn)場看到李逵大殺四方的樣子。
認定了李逵走狗屎運的童貫冷哼道:“蕃將自然不懂兵法,算了,你給我說說,如何拿下的蘭州城,咱家到時候也好寫秘折。你只要告訴我斬首多少,首級在哪兒,咱家待人去驗明。至于俘虜,就不用說了。”
這是正經(jīng)事,童貫不敢耽誤。
畢竟皇帝派他來西北,首先不是來搶奪軍權的,而是充當皇帝在西軍之中的耳目。將看到的、聽到的一切都原原本本的通過秘折送到宮中。
“這個……”張川猶豫了一下,對童貫躬身道:“啟稟公公,斬首七八千吧?”
“什么,七八……”童貫之前還氣定神閑的打定主意,一定要給皇帝的秘折上好好編排李逵,這廝竟然連他都打。有道是打狗還看主人,他童貫雖說是個殘缺,卑賤之人。但說什么,也是皇帝的奴才,哪里好隨隨便便的就白挨這頓打?
打他還不說,還要騙他,太過分了!
童貫忍不了。
可聽了張川的話,頓時驚地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驚叫道:“七八……千。”
說完,嫉妒的接連吞了好幾口唾沫,要是自己有如此功勞,豈不是……要連升十級?宦官升遷很容易,得到皇帝的恩寵,繼續(xù)得到皇帝的恩寵,皇恩浩蕩……然后就可平步青云。大宋因為受到皇帝恩寵而升官節(jié)度使的宦官也有不少。
“咳咳咳!”童貫之前擔心李逵會不會殺良冒功?這在軍中是大忌,可這種事也免不了。最容易得到的軍功,會讓任何一個武將都喪失了對戰(zhàn)功的渴望,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魔鬼。
“算了,張川你還是說說俘虜?shù)氖掳桑俊?
“俘虜有三千多,不到肆仟的樣子。當時蕃兵被擊潰之后,大人讓人追擊了一陣,加上戰(zhàn)場上投降的,來不及逃走被堵在城里的,就這么多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