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頭疼的問題-《逆境追夢人》
第(3/3)頁
近些年在玉上大發其財的基本上都是那個年頭富有眼光的人抄到的貨。
這一年,其實關亮很興奮。
他拿著厚厚的兩本老物件相冊,在香港、內地兩邊跑的不亦樂乎。
那些“無價值”的老物件,讓他折騰的如魚得水,樂此不疲。
在國內送拍了十多件拍出了三千多萬,香港送拍四件就拍出了1800萬元。
經凌南這么一提示,他還真覺得要抓緊時間,請到香港的專家,重新把老物件鑒定一遍。留優賣劣,實現效益最大化。
他知道內地改革開放剛剛開始不久,人們對很多事物還處于蒙昧狀態,這其實就是商機。
當人們,認識到老物件有價值的時候,這個市場就會興旺起來。
可到時候就晚了。
去年組織的分赴各地古地農村收購老物件的隊伍,一年來陸陸續續郵遞回來的各類老物件最初的半年中有三千七百件質量都不錯。
到了下半年所收的四千六百五十件有一半不但品質下降,還有一些不懂的人一看就是贗品的物件。
凌南發現了端倪,覺察到了這里面可能出現了收購人員做文章的問題。
也意識到他們的行動,在老物件的市場上,人們開始覺醒了。
因此,開始對每次郵遞過來的老物件收購員的收購質量進行累計評估。
對工作不積極數量低質量差的收購員解除合作關系,收回收購資金,停發工資。
同時,推進收購員誠信保證金制度,按工資比例扣除。
設立保證金,若一年內按標準,業務完成得好,還予以獎勵,但獎金納入保證金積累。
當收購員不再從事此項工作后,全額返還。
若違反規定,依輕重,則扣除相應的保證金。
今年開局后,廢品收購站對老物件的收購繼續。
但是凌南了解的情況是,能收購上來的越來越少。
半年過去,發現有的收購員自己跑出去單干了。
凌南掌握情況后,直接做出了扣下誠信保證金,解除合同處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