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行了行了,馬屁就先別拍了,看在你們如此謙虛的份上,本公子就再給你們上一課好了!” 朱英十分享用的擺了擺手。 通貨膨脹這個問題所帶來的后果不堪設想,朱英原想不繼續說下去的。 但奈何這群人的馬屁,拍的那叫一個天花亂墜,那叫一個匪夷所思,朱英都快臉紅了。 “你們有沒有換一種角度考慮問題?” “比如將大明寶鈔的錨定物換一下?” 朱英掃了一圈眾人,緩緩問到。 但朱英話音落地,眾人卻是都沉思起來。 至于錨定物是什么意思,朱英早就給他們解釋過了。 想要成為大明寶鈔的錨定物,就必須滿足四個硬性條件。 其一,容易衡量! 其二,容易攜帶! 其三,容易儲存! 其四,容易保值! 這也是為何金子銀子銅錢能成為貨幣錨定物的根源所在,因為它們天生就滿足這四個硬性條件。 無論是華夏歷史,還是他國歷史,大多數情況下,貨幣的錨定物都是金子或者銀子,就算那些窮一點的國家,錨定物也會選擇銅錢。 但問題是,大明剛剛建國沒多久,國庫空虛,華夏本就是欠缺金銀等物,又被蒙元朝廷搜刮一空。 因此朱英才提出換一種錨定物,因為原本的金子也好銀子也罷,甚至就連銅錢,大明都是欠缺的。 但換成什么呢? “老夫猜測一下,朱公子的意思,難道是要換成鹽?” 李善長眉頭緊鎖,半晌才開口試探性的問了一句。 封建時期,鹽確實算是易于攜帶以及易于保值這兩個特性,用來當成大明寶鈔的錨定物,倒也不是不可行。 很多山旮旯的地方,當地的百姓以物易物的時候,就是用鹽來充當貨幣的。 “李不舉呀李不舉,難怪你叫不舉,就你這智商,能中舉才怪!” 朱英翻了個白眼,直接否決了這個方案。 “那還能換成啥啊?” 李善長老臉一紅,原以為朱英說的不舉是那個不舉。 老子子孫滿堂,老子怎么就不舉了? 但沒想到朱英說的不舉,是不中舉的意思。 這就無所謂了,我乃大明開國第一功臣,陛下都夸我乃是吾之蕭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