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敏敏聽說她來,十分欣喜,只是事后上車聽說經過后,敏敏又安靜下來。 畢竟是親生母親離世,陸淼其實很擔心敏敏會難過。 但敏敏不喜不悲,表現得十分平靜。 甚至在接過那雙針腳不算細密的布鞋看了半晌后,敏敏只說了一句話: “我的腳,早就長大了。” 敏敏好幾年沒回家,期間回去一次也沒跟趙蘭香近距離打過交道。 趙蘭香不知道她穿多大的鞋,又或者是趙蘭香的記憶混沌,還停留在從前。 這雙花布鞋,趙蘭香是按照記憶里敏敏十二三歲時的鞋子大小做的。 陸淼拍拍敏敏,無聲陪伴沒有說話。 敏敏卻又說: “嬸嬸,我一點也不后悔沒有回去。” 陸淼依舊沒有說話。 敏敏在車上坐了一會兒,就拿著東西下車去了。 陸淼透過車窗望著她,看見她在進文化館之前,連帶著包裹一起把那雙鞋塞進了垃圾桶。 車里劉小柱也看見敏敏把東西丟了,轉過頭來問: “嫂子,要去撿回來嗎?” 陸淼輕輕搖頭,微不可聞的嘆了口氣。 深秋的天氣多變,信是郵差小同志下午送過來的。 他們到這邊時,天色就已經暗沉下來,這會兒外面更是下起了毛毛雨。 劉小柱升起車窗,剛想問陸淼要不要回去。 話還沒說出口呢,文化館里跑出一道身影。 敏敏在路上滑了一跤,但最終還是把不久前塞進垃圾桶的東西又撿了出來。 說不后悔不代表真的不后悔。 如果真的不后悔,也不會如證明一般輕易說出口。 少時的創傷無法抹平。 可血濃于水,在重孝道的時代觀念下,那個人,是她永遠也不可能完全斬清關系的母親…… 看著敏敏擦去眼淚重新走進文化館,陸淼收回目光說: “回吧。” “哎!” …… 八月份才回的京北,今年春節陸淼和傅璟佑就沒再回老家。 而在京北度過一個齊整熱鬧的年關后,陸淼身體也恢復到了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 但年后復工回國英社之前,她其實更早回的京北大學。 之前他們剛從老家回來時,陳鉚釘就曾過來探望過。 當時根據陸淼的學術、教學能力以及配合國家官方從事的閱歷經歷,陳鉚釘讓陸淼寫了申報表格。 那份申報表格年后開學期間正好審批下來,陸淼由一開始的大課老師晉升為專業副教授。 她回學校就是在做協調課程方面的工作。 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之前老家那邊曾聯系過的李大錘,也安排女兒李向陽來了京北。 陸淼旗下有好幾家廠子,給安排一份工作不過一句話。 但她心思縝密,考慮到各種情況,并未跟人透露廠子是她的,只說是相熟的朋友的。 陸淼工作不算忙,但是階級地位慢慢達到一定位置,也不可能村里隨便來個人,她就要親自領著人出去玩。 因此李向陽過來時,陸淼把人接到家里,只安排王秀、劉小柱他們不忙的時候領著人在家門口轉轉。 如此讓李向陽在家住了幾天熟悉城市環境,陸淼才打電話讓梅子過來,把人交到了梅子手里。 關系都有遠近,這只是還一份小小的人情。 陸淼不可能踩紅線給人往體制內塞。 但其他的,像去洗滌劑廠進車間工作,或者想學縫紉手藝之類的,陸淼讓梅子帶李向陽去自家廠子和王月華負責的服裝廠里看。 不管李向陽最終有哪方面的意向,都是好說的事。 再說國英社。 陸淼是四月回的單位。 彼時就像詹部長說的那樣,王部長退居二線后,位置就空了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