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仙界。 密室之中, 李水道盤膝而坐,周圍是流轉不息的天地元氣,鎮妖爐懸于腰間,其上古樸的紋路閃爍著神秘的光芒,與他的丹田緊密相連,仿佛兩者之間存在著某種微妙的共鳴。這尊七階靈寶,早已不僅僅是外物,它已化作李水道身體的一部分,助其修行之路更進一步。 隨著鎮妖爐的深入融合,李水道體內積聚的能量如同江河破堤,洶涌澎湃。 來到天元派的這一百年來,他將修為壓制在化神期,默默無聞,潛心修煉,煉虛境的氣息被他壓制得滴水不漏,但此刻,那股力量再也無法隱藏,磅礴而出,如同沉睡的巨龍覺醒,轟鳴之聲在虛空中回蕩,震動了四周的云霧。 幸運的是,天元圣山已經沒有高階修士,即便是天元派的合體境老祖也不在此處。感受到體內力量的急劇膨脹,李水道索性放下了所有的束縛,讓自己的修為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煉虛境巔峰的氣息如同潮水般涌出,不僅如此,那股力量還在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攀升,似乎預示著一場前所未有的突破即將到來! 終于,在一陣強烈的光芒閃耀后,鎮妖爐徹底與李水道的丹田融為一體,一股古老而強大的波動自他身上散發開來。 李水道仰天長嘯,那嘯聲穿透云霄,直達九天之上,引動了天地間的共鳴。隨著嘯聲落下,仙界的天空中竟然漸漸形成了奇異的景象——一圈又一圈,帶著漣漪般的云紋緩緩擴散,這些云紋似乎蘊含著某種古老的秩序和規律,它們旋轉、交織,最終凝聚成一幅宏偉的畫卷。 在這幅畫卷的中心,似乎有一輪巨大無比的“天道之輪”若隱若現。那輪中包含了世間萬物的生滅輪回,每一圈漣漪都象征著一次命運的轉折,天道之下,一切皆有定數,一切又皆有可能。 李水道身形一震,豁然間已凌空而起,如同瞬移一般出現在了萬丈之高的碧落之上。他的雙眸晶瑩剔透,猶如兩汪深邃的古井,直視著那輪在仙界蔚藍天幕中緩緩轉動的“天道之輪”。 天道之輪,除了突破合體境修士本人之外,余者皆不可見。 也只有真正的道門修士能夠看到天道之輪,佛門修士以愿力提升修為,即使突破到大乘期也無法得見天道之輪。 在無垠高空的天道之輪,在李水道眼中是如此清晰,每一圈漣漪,每一道紋理,都如刻刀雕琢般細膩,透露出宇宙間最深層的秘密與秩序。 隨著他心靈與這天道之輪的奇妙連接,李水道的心境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穿越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進入了一個超凡入圣的領域。在這里,他看到了過往與未來交織的軌跡,生命誕生與消亡的循環,以及那隱藏在萬物法則背后的不朽真理。這種感悟,非言語所能形容,仿佛是跨越了千萬年的一次心靈觸碰,讓他剎那間洞察了天地間最為奧秘的“道”。 周圍的云霧在他身邊繚繞,卻無法遮擋他心中那片明鏡似的清明。隨著他對天道之輪的領悟加深,李水道周身開始環繞起一層淡淡的、幾乎透明的光暈,那是精神力與天地元氣交融所形成的“道韻”。 李水道頭頂的道冠仿佛被一股無形之力輕輕拂過,竟自行松脫,脫離了他的發際,悠然自得地從云端緩緩墜落。這頂道冠,自從李水道從天梵佛國離開就一直跟隨著他,此刻卻如同完成了使命一般,靜靜飄離,留下一抹淡淡的靈光軌跡。 隨著道冠的離去,李水道那原本光潔的頭頂暴露于天地之間,九個深淺不一的戒疤分外醒目,這是數百年前,靜慈菩薩親手為他剃度時留下的痕跡,就在這一刻,那九個見證了他僧侶生涯的戒疤,竟似被一股神秘力量溫柔地抹去,眨眼間消失無蹤,只留下一片平滑光潔的肌膚,仿佛過往的塵緣已隨風散盡。 緊接著,奇跡發生了。在光頭之上,絲絲縷縷的青絲如春日嫩芽般悄然萌發,逐漸匯聚成一片烏黑亮麗的發海,宛如墨玉,光澤流轉,生機勃勃。這不僅是肉身的變化,更是他修為境界升華的外在顯現——李水道的道法修為,已超越了當年為他剃度的靜慈菩薩,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天元圣山修煉的天元派修仙者,都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事務,仰望這難得一見的天象。他們的表情各異,有的敬畏,有的驚嘆,雖然他們看不到巍峨雄偉的天道之輪,但是這一圈圈的天道云紋,卻無不昭示著天元派從此以后多了一個合體境的高階修士。 此人已然窺得天機,得見真理。 當天地異象逐漸消散,李水道收斂起澎湃的修為,將自己調整至化神期的境界,以此掩蓋真實實力。 李水道緩步踏入天元派的祖師堂,那里供奉著歷代先賢的魂燈,象征著派內弟子的歸屬與傳承。望著自己那盞靜靜燃燒的魂燈,李水道眼神復雜,最終抽出一柄鋒利的長劍,毫不猶豫地將其斬斷,切斷了與天元派的最后一絲牽絆。隨后,他腳踩上官文斌所畫的靈龜,乘風而去,消失在茫茫云海之中。 時光荏苒,轉眼數月過去,李水道的行蹤似乎成了一個謎。 忽有一日,天元派的御虛圣祖,終究還是找到了他的蹤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