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大愿-《巫師從大腦封閉術開始》
第(3/3)頁
后一乘自利利他具足,以將無量眾生度到彼岸為宗旨。
不知諸位同修,修的是哪一乘?又是如何修的?”
林克的這番話十分淺顯直白,別說是研習佛法多年的僧侶,就是在家修行的居士,都能聽懂。
可正因為其淺顯直白,方才更具威力。
先前,小廣場上的氣氛只是奇妙。
現在,小廣場上的氣氛便極為尷尬了。
原因無它,在場的僧侶,絕大部分人既沒有修聲聞乘與緣覺乘的佛法,更沒有修菩薩乘的佛法!
很多僧侶甚至連自己修的是什么乘的佛法,是不是佛法,都分不清楚!
他們只是聽從佛寺、高僧大德、師父、師兄的教導,盲目地在拜,并沒有去思考,去修行。
即便佛寺、高僧大德、師父、師兄們偶爾會說,他們修的是大乘佛法,即菩薩乘佛法。
可是……
求無上菩提,愿度一切眾生?
但凡開智之僧侶,看過菩薩乘的佛經,再看人間真實,都不會相信他們在修的是菩薩乘佛法的說法。
矛盾自此產生。
絕大部分僧侶面對這種極端割裂的矛盾,選擇了封閉自己的“智”,盲從佛寺、高僧大德、師父、師兄的“法”,不去看人間的真實,真實的人間。
他們生活在凈土之中,沐浴著佛光,享受著供奉。
理所應當!
極少部分僧侶,比如在白馬禪院掛單過的無生大師,沒有選擇逃避,但也沒有足夠的智慧與勇氣,去修成真正的菩薩乘。
故而,白馬禪院說無生大師是因為修不成佛陀而選擇轉世重修,倒也正確,沒有撒謊。
林克這番話,看似是在請教,實則就是在指著在座的僧侶鼻子在罵:禿驢。
把三百多名僧侶的虛偽徹底撕了下來。
了塵和尚此刻的心情很是復雜。
他既因為再次被叩心而問感到痛苦,又因為在場很多僧侶感受到同樣的痛苦,而有些欣慰。
這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情緒。
坐在東道主位子上的廣林郡王則感到有些不妙。
這位白馬禪院的了凡和尚,不止是神通修行了得,佛法也精深得很嘛。
話雖淺顯直白,但直抵核心,戳中了諸多僧侶內心身處的陰暗面,讓很多人自慚形穢。
若是無法正面自己丑陋的內心,極有可能會憤而離席。
不就少了很多競爭者了嗎?
手段真好……
好個屁!
廣林郡王為女兒招婿是真,討好佛門、親近佛門、求得佛門勢力倚為后盾更真!
了凡和尚這么一搞,自己倒是爽了,廣林郡王他的真實目的該怎么辦?
別說討好佛門、親近佛門、求得佛門勢力倚為后盾了,反而還有可能開罪佛門!
比廣林郡王反應更激烈的,是來自汴京慈恩寺的能清和尚。
只見能清和尚緩緩站起身來,雙手合十,神情肅穆,法相莊嚴,看向講法臺上的林克,面容陡然間冷峻下來,冷冷喝道:“你是何方邪魔外道,竟敢污我等誠心求佛僧侶的道心?還不顯出原形來?”
聽到這番喝問,有些僧侶反應過來,當即起身,順著能清和尚的話頭喝問:“何方邪魔,還不顯出原形,自甘伏誅?”
這一番變化,兔起鶻落,十分突兀。
廣林郡王瞠目,了塵和尚結舌,洛特斯諾笑個不停,茉莉皺眉。
講法臺上的林克卻覺得極其“合理”。
這就是他在“奪舍”以后這段時間,或閱佛經,或觀禪院,或看人間,所認識到的此方世界甚至整個佛家殘余的佛法的面貌,與修佛之人的作風!
指鹿為馬,顛倒黑白,莫不如是。
面對能清和尚為首的諸多僧侶喝問,林克合十的雙手分開,結成地藏根本印,朗聲宣告:
“貧僧了凡,誓愿救度一切罪苦眾生皆至菩提,始成正覺。”(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