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近,正是國家萬人計劃青年組的篩選,雖然要求略高,但方閑在功能重建科的工作發展,也有了一些成績,做出課題的數量不少,而且質量不低,可以沖擊一下。 作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的一種,萬人計劃由中組部統籌十余個部委實施,備受認可,而且含金量不低。 就算是創傷外科的鄧勇教授,也是建議方閑沖擊一下萬人計劃中的答辯與標書投遞。 對此,方閑雖然稍微有些壓力,但并沒有拒絕。 “答辯的話,不怎么需要準備時間,倒是那些材料我還要整理一下,需要浪費點兒功夫。” “不過實話實說,這次的準備還不算太充分,以目前已經完成的課題來參加,把握不是那么大……” 鄧勇教授,就坐在功能重建科的科室里,聽到方閑的顧慮,他搖了搖頭,大手一揮說道:“沒事,我覺得倒是中標的可能性大。” “這萬人計劃青年組,就是要重點扶持一批青年創新人才,在原有已經成熟的科目上創新,和在新興科目上創新,這完全是兩碼事。” “功能重建科現在剛剛搭建起來,連完整成熟的系統都沒有,這里面的創新,才是真正的從零到一,符合萬人計劃的創新標準。” “而且,選擇付出的這一批青年創新人才,也是要把他們培養成相關領域品德優秀、專業能力拔尖、綜合素質全面的學術技術帶頭人,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是所在領域高層人才的重要后備力量。” “在功能重建科的領域,你是走在最前面的人,絕對可以參加。” 鄧勇教授從各個方面,說明了方閑要參加這次萬人計劃的必要性,總不能等相關領域成熟之后,和那些同樣有參加萬人計劃的同行相競爭吧? 那時候,自己這學術開發者的優勢可就蕩然無存了。 方閑明白鄧勇教授的意思,也就答應了下來:“行,那我就抽空準備一下材料,看一下相關資料,要怎么參加。” 要說參加萬人計劃這事,方閑還搞不清楚門道呢,自然是要先查一下資料,要具體準備什么。 聽到這話,一旁的周希音立刻接了話茬:“方師兄,這些就交給我吧,我這小助手就是做這些事的,等我去查一下資料,再跟你解釋一下。” 這樣也省得方閑浪費時間了。 起初,對周希音當自己小助手這事,方閑還怕自己的事情太多,會影響到周希音的學習。 但轉念一想,在收集學科材料的時候,也肯定需要自己的幫助解惑,整理材料也不是一件輕松事,周希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可以來詢問他,這樣也算是一種學習。 “行,那就麻煩師妹了。” “不過,后續進行材料整理的時候,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及時問我,既然是要參賽,還是嚴謹一點為好,如果能從里面發現其他問題,那就更好不過了。” 目前功能重建科研究出來的課題,還沒有經過最終系統化的篩選出錯,在最終的系統沒有完善規劃之前,課題中也會存在一些小問題,有的會在實踐中浮出水面,更多的,還是需要他們主動去發現。 閑聊幾句,鄧勇教授便因為一些事情離開了,周希音開始著手搜集相應的資料,方閑則開始處理科室中的事情。 向周希音叮囑了幾句,方閑便開始巡查科室,看看有沒有什么地方出現紕漏。 當他走出門,一轉身,立刻就看到了樓道里,正坐在椅子上滿臉郁悶的汪洋。 方閑記得,好像在早上周希音加入科室后,汪洋的情緒就不太對勁,當時方閑還沒太在意,以為他就是心情不好。 現在看上去,貌似是有什么狀況發生啊。 雖然手術臺上用不上汪洋的實踐操作,但他出眾的理論知識,在科室里面是無可替代的。所以,看他情緒上出了問題,方閑第一時間就靠了過去。 “怎么了?汪老師,是不是五一前沒有分配你的任務,有點覺得無事可做?” 方閑還以為是上次內部開會,沒有給汪洋分配具體任務的原因,其他人在手術上都或多或少有點兒作用,只有汪洋,主要任務是出席發布會,宣布工作進度。 不是方閑沒有考慮到他,只是汪洋的實踐操作能力,實在不適合上手術臺,又不是他們幾個做不成手術,讓汪洋在一旁歇著就行了。 不過,關于功能重建科理論上的補充,汪洋可是不二人選,只是現在還沒有走到出書開課的一步,和其他人相比,汪洋就顯得輕松了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