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小真武一看,立馬轉(zhuǎn)身就跑。 “有本事你今天不回來吃飯!”言晏見追不上,罵罵咧咧的威脅道。 “長公子這是又干了什么?”安期生好奇地問道,然后才反應(yīng)過來,自己為什么要說又? 果然,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哪怕是小孩子也是一樣。 “他把西域進貢給孤的金雕給孤拔成了禿子!”言晏怒道。 “……”安期生沉默了。 這事也就小真武能干得出來了,其他人也沒這個膽子啊。 “陛下不覺得長公子的武學(xué)進度有些快嗎?”安期生岔開了話題。 “那不是很正常,道家、儒家、墨家等百家都派出了那些老不死的來教他些亂七八糟的武學(xué),甚至是傳說中失傳的武學(xué)也弄出來了!”言晏并不奇怪。 小真武的天賦甚至比小云娥還高許多,除了沒有一出生就自帶宗師真氣,其他悟性什么的直接拉滿了,更是不缺天材地寶滋養(yǎng)。 就算是頭豬,這么養(yǎng)也能起飛。 “可是我們都老了!”安期生嘆息說道。 自從小真武出生之后,言晏、少司命等人都開始被歲月銘刻,頭上也開始出現(xiàn)了青絲。 “風(fēng)景都看透了,該死也就死吧!”言晏無所謂的說道。 長生久視并不是他的追尋。 至少他把他該做的都做了,該看得風(fēng)景看了,該改變的也改變了,剩下的他也無能為力了。 安期生點了點頭,這十年,他也開始逐漸放權(quán)給年輕一代,讓新人逐漸成長起來,有了獨當(dāng)一面的能力。 或許,再過些年,他們確實可以退居幕后,坐吃等死了。 又十年,安期生、李仁、駱兵、典慶、公孫怒等并州老人都選擇了退隱,蒙恬、曹參等后期之秀順位接替,成了并州新的三公九卿。 “終究是沒能活過他啊!” 蘄年宮中,蒼老的嬴政在扶蘇的攙扶下走到了大殿之外,目光遠(yuǎn)眺北方。 “叔父終究是武學(xué)宗師,壽命綿長。”扶蘇低聲說著。 “通古、瑤卿……”嬴政轉(zhuǎn)頭看向了李斯和李瑤二人。 “陛下!”李斯和李瑤急忙上前,也有了不詳?shù)念A(yù)感,雙目通紅。 “扶蘇還年輕,你們要多擔(dān)待,秦國就交給你們了!”嬴政抓著李斯和李瑤的手,又將扶蘇的手放在其上。 “通古雖然說過要死在朕之前,甚至為朕陪葬,但是朕不是穆公,做不出讓功臣殉葬之事。” “扶蘇,你也要記住,將來無論你是要重整朝堂也好,還是要清除異己也罷,對于這些陪秦國走過最艱難時刻的大臣,始終要保持一顆謙遜的心,給他們一個功成身退、安享晚年的結(jié)局。” “莫讓‘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享太平’之事發(fā)生在秦國身上,若是你不知道怎么做,就看看并州是怎么做的!” 嬴政的話很緩慢,也很密,像是在交代自己的后事。 “朕本想等到朕崩殂之后,再由扶蘇繼任,但是朕想去并州看看,所以……擊鼓,傳召百官!”嬴政下令。 登聞鼓響,秦國文武百官紛紛從各自屬衙趕往了蘄年宮。 只是這一次他們并沒能進入蘄年宮,而是停在了蘄年宮下的廣場上。 “即日起,朕傳位與太子扶蘇!”等到滿朝文武都趕到站位之后,嬴政才牽著扶蘇的手從大殿中走到了大殿外,對著滿朝文武宣布了退位和傳位之事。 秦國百官都震動嘩然,雖然早有預(yù)料,知道扶蘇會是唯一繼承人,但是卻沒想到會這么早繼位,哪怕近些年嬴政已經(jīng)讓扶蘇監(jiān)國,自己很少在管理朝政。 可是君王還活著就退位的卻還是出乎了他們的預(yù)料。 “去吧,朕親自為你加冕稱帝!”嬴政松開了扶蘇的手。 扶蘇躬身行禮,在侍從的帶領(lǐng)下,來到了蘄年宮偏殿,也才發(fā)現(xiàn)嬴政并不是一時興起,臨時決定,而是早就準(zhǔn)備好了袞服。 “陛下早就準(zhǔn)備好了!”李斯和李瑤一左一右親自給扶蘇換上了帝王袞服。 “父皇為何要去并州?”扶蘇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去給太子和秦國求一道最后的命符!”李斯和李瑤嘆了口氣。 嬴政為秦國考慮了一切,甚至在瀕死之時入并州,只為讓言晏在扶蘇亂來之時出面糾正。 雖然可能用不上,但是卻不能沒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