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后記二-《三國:我馬謖只想作死》
第(2/3)頁
“所以漢寧十九年,大將軍柳隱病逝。在一番協商下,張嶷主動退步,將大將軍讓給了這位季漢的北境守門人。劉璿更是拿出十幾年攢下的家底,供姜維放浪了一把?!?
“漢寧二十一年,季漢大將軍姜維引步騎十萬北伐。漢軍一路北上收復了淪陷百年的雁門,追亡逐北,在漠南斬殺鮮卑王慕容氏,算是給了這位七十歲的老將一個交代?!?
“姜維北伐歸來不到兩年就含笑九泉,臨死前都在感慨天子的恩惠。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得出來,老劉家收買人心的能力那是與生俱來的?!?
“從老劉的“三顧茅廬”,到劉禪的“樂不思蜀”,最后到劉璿的“千金敬將”。這祖孫三代都是收買人心的好手,這或許就是遺傳吧。”
“但是,這也算是季漢的最后的輝煌了?!?
“從稱呼上大家也能看出來,雖然當時的人皆稱西漢為前漢,東漢為中漢,自稱后漢。史官陳壽編撰的也是《后漢書》,但后人皆稱其為季漢。”
“季漢季漢,意為最后的漢。作為華夏文明在凜冬已至中的最堅強的守夜人,在這個節點上他的日子并不好過。”
“自昭武之后,整個北疆成為了五胡的跑馬場。北境活不下去的游牧民族不斷的南遷,拼命想要向南尋求活路。而季漢在這兩百年寒冬里,幾乎每天都在抵擋北境的正面沖擊?!?
“此后歷任季漢天子都試圖勵精圖治,鼓勵節儉。所有攢下的錢都用以維持北疆,但戰況依然在不斷的惡化。”
“最慘烈的時期,黃河以北一度全部淪陷。好在缺乏鄴城這么一個著力點,最終漢軍順利反推了回去。”
“季漢這兩百年的國祚,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為華夏的守夜,這是歷史上最悲壯的王朝?!?
“季漢,實至名歸!”
…………
…………
…………
“季漢男兒!這才是真正的君子時代?。 ?
“最喜歡的朝代,沒有之一!”
“不說了,我已經到馬爺的墓前了,剛剛買了一個孔明撣給馬爺供上了!”
“蝦仁豬心是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