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東察合臺汗國,是蒙古貴族統治;西察合臺汗國,也就是現在的帖木兒汗國,是突厥貴族在統治。 即使沒有皇帝的明確指示,前線將帥也一致傾向于先滅東察合臺汗國。 東察合臺汗國現任大汗,剛剛繼位三年、才二十歲的篤思忒馬黑麻。而汗國西部大片領地是其大伯羽奴思在統治。 東察合臺汗國在事實上已經被一分為二,便于各個擊破。 而且東察合臺汗國現在的國都,亦力把里,也就是朱祁鈺心心念念的伊犁,那是必須要拿下的,這是景泰朝文治武功的重要部分,也是阻止西域諸汗國的蒙古人東進的關鍵所在。 曹國公見眾人都沒有意見,便笑道:“那三日后我們的大軍便陸續出發了,陜甘邊軍與神機營在前,肅王與漢王的護衛與神樞營居中;驍騎營、朵顏衛在后。 現在有了直道,我們沿著大道走就行了,也不會像飛將軍李廣一樣迷路了。 大軍各自攜帶足支三月的糧草,快速前往哈密。” 這場仗也沒啥可以取巧的,全看能不能快速到達哈密,一舉將哈密守軍殲滅。拿下哈密,就有了戰略支點,進一步拿下吐魯番,則大局可定。 三日之后,曹國公率領三萬陜甘邊軍、兩萬神機營出發了。這一支大軍有十萬輔兵,其中八萬是當年蒙明決戰中抓獲的俘虜,用他們修完直道,就接著做運送物資的輔兵,另有兩萬漢人,主要作監督之用。 肅王、漢王各帶一萬護衛,再加一萬神樞營、五萬輔兵,居中行動,最為安全穩妥。 驍騎營、朵顏衛在后,起到了保護全軍退路和糧道的作用。同時也作為預備隊,用來打破僵局。 有了直道,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迷路,不會亂走。前、中、后三軍相隔不到百里,即使遭到攻擊,也有時間求援。 曹國公的意思,是由陜甘邊軍配合神機營來打這一仗,后面的軍隊打掃打掃戰場就得了。 打仗也得講人情世故,勞師遠征,萬一肅王、漢王出點問題的話,那就有點麻煩了。 卻說肅王、漢王率軍三萬,居中行進,倒也比較輕松。 漢王第一次進入出玉門關,看什么都很新奇。 剛剛出關,漢王還有心情念詩:“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