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第二天,寧安郡王將布料放進北涼使者的回禮中。 對方看到如此精美的布匹,相當高興,夸贊著趙國的禮物貴重。 使臣們滿意離去。 - 三個月后,北涼國送來國書,表示對趙國回禮的贊賞和感謝。 國書中說,想和趙國交流刺繡技藝。 他們愿意將做掛毯羊毛毯的技術教與趙國,也希望趙國將刺繡和紡織術教與他們。 李慎同意了,也擬了一些繡娘和工匠們的名單。 其中繡娘便有田二丫的名字。 寧松知道后,大驚失色,找李慎求情放過田二丫。 李慎皺眉,“蘭針紡可是北涼國國主夫人親自點名的,朕改不了。” 林惜柔抿唇微笑,獻計說,“寧松你急什么,送去的繡娘要求是無牽無掛的未婚女,要是二丫成婚了,她不就不必去了?” 寧松皺眉,“她這一時半會兒的,怎么成婚……” “蠢材!她怎么成婚,還要朕教?滾!”李慎嫌棄得踢了寧松一腳。 一旁的李榆,也搖搖頭,“蠢材蠢材!蠢材表叔!” “當初,二丫送了一匹布料給你娘,讓你家避免了一場禍事,她于你家有恩。現在她有困難了,你們家難道想見死不救?寧安郡王府好生無情啊!”林惜柔搖搖頭。 寧松揉著腿,睜大雙眼,“我明白了!” 他心中豁然開朗,飛奔回了家。 寧安郡王夫婦,也聽說了田二丫被選為去北涼的繡娘。 想到當初要不是田二丫出手相救,北涼國也不會知道蘭針紡的名號。 兩口子心中有些惋惜田二丫。 這時,寧松來了。 “當初若不是她出手相救,父親母親這會兒哪有閑情坐著在此閑聊?”寧松毫不客氣地說。 寧安郡王面露為難,“我們也替她惋惜啊,這不是沒辦法幫她嘛。” “她嫁人了,不就去不成了?去的繡娘要求是不得有家室的未婚女,只要她嫁人了,還如何去?”寧松冷聲道。 “嫁人?她嫁誰?”寧安郡王妃一時沒反應過來,愣愣問。 “嫁我,我娶!你們不會過河拆橋不想幫她吧?也不怕京城人笑你們!”寧松冷笑,“再說了,她如今錢財不比咱家少,你們兒子我娶她還能吃軟飯呢!你們要不同意,我就打光棍好了,我把她嫁給伯陽侯的孫子!人家必會感謝我送我一份大禮。” 伯陽侯跟寧安郡王是死對頭,當年同時追求一個姑娘,不過那姑娘早早病故了,兩人都沒娶上。 但寧安郡王一直認為是伯陽侯騷擾那姑娘,將姑娘氣出了病癥,才會一直纏綿病榻早早亡故。 過了幾十年了,寧安郡王跟伯陽侯仍不對付。 聽小兒子寧松說要將田二丫送給伯陽侯孫子,寧安郡王毛都氣炸了。 “不行!送誰都不能送田姑娘!太便宜伯陽侯那老賊了!他家那王八孫子長得跟豬一樣肥又比田姑娘年紀小,哪里配得上田姑娘?” “那她配我總配得上吧?”寧松彈著袖子,“配我還是配伯陽侯孫子,二選一,爹你看著辦吧。” 寧安郡王看向王妃,“王妃你說,那伯陽侯跟咱們是死對頭,總看你我不順眼,總想將咱們踩下,你希望將這么有錢有本事的繡莊掌柜送給他家?他家要是更發達了,還不得將你我更往腳下踩?你樂意伯陽侯的胖老婆打扮得比你更富貴?” 寧安郡王妃瞪大雙眼,死也不愿意! 最要面子,死都想死得比其他人體面的寧安郡王妃不假思索說,“伯陽侯不過是當了個宗令,憑什么敢踩下我們家?田姑娘不能嫁他家!不能便宜他們家!” “娘,我覺得吧,不光他家不配娶,別家也不配,田姑娘的嫁妝太多了,她嫁誰家誰家就會榮耀就會踩下你,我看,不如我娶了吧,肥水不流外人田,要榮耀只能讓娘榮耀,萬萬不能便宜別府的夫人!”寧松見父母神色微動,又借機說。 想到田二丫的嫁妝可能會便宜京城那些死對頭,寧安郡王妃只好說,“那就這樣吧,咱們家勉為其難地娶了田姑娘吧,誰叫她對咱家有恩呢?松兒說的對,我們不能忘恩負義。” 寧松知道母親口里這么說,只是要面子,但心里早就同意了。 他嘿嘿笑道,“明白明白,兒子這就安排去。” . 寧松求娶田二丫,田二丫的大名田蘭郁,順利地從前往北涼的繡娘名單上去除了。 李慎和林惜柔相視一眼,彼此會心微笑。 三個月后,寧松和田二丫大婚。 為了顯擺,寧安郡王請李慎賜婚,請伯陽侯當主婚人。 陽伯侯心里嫉妒啊,可因為是李慎賜婚,不得不安排得周到,還得全程陪笑臉。 可把寧安郡王兩口子得意壞了。 心說這門親事娶得真值。 . 再次年。 林惜柔又懷了一胎。 快生產時,林惜柔提醒李慎的身邊人,一定不能讓李慎站在桃樹下,楊樹下,桂樹下,或柿子樹下。 宮人們不解,問她為何。 為何? 林惜柔臉色黑沉,因為李慎取名太隨意。 她不想女兒的名字叫李桃,李楊,李桂或李柿。 后來,林惜柔生產時,還不忘問身邊人,李慎今日去了哪些樹下經過。 宮人匯報,“皇上在看鎮安府送來的一株叫馬尾的樹種。” 林惜柔沮喪極了,壞了,生的孩子不會叫李馬或是李尾吧? 是男娃還能湊合著用,是女娃的話…… 李慎敢用這兩個名,她敢弒君讓兒子提前登基! 在忐忑不安中,林慎柔生了一女。 李慎給取名李蘭。 名字不好不壞,能接受。 林惜柔問李慎為何這個名。 “走到你宮苑的門前,看到玉蘭樹開花了,朕想著,若得女,就叫蘭,若得子,就叫樹。” 林惜柔無語地望帳子頂,感謝老天讓她得女,她不喜歡李樹這個名。 ——全文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