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嚴懲張汝舟等一干科舉舞弊者!” “廢除兩浙路舉數入官!” 當汴京傳來噩耗,嚴懲科舉舞弊者并沒有出乎一眾士子的意料,畢竟任何朝代都不能容忍科舉舞弊,更甚者還有不少士子對此歡呼不已。 然而當廢除兩浙路舉數入官的命令傳來的時候,整個兩浙路一片哀嚎。 兩浙路本就文風鼎盛,趕考的士子絡繹不絕,然而每年考中舉人人數固定,落榜的自然極多。 很多士子都在想著如果屢次不第,還能有舉數入官這一條路,然而因為張汝舟的科舉舞弊案,這條路也徹底斷絕。 “都怪邪醫范正,若非他來到兩浙路,李清照又豈能發現張汝舟的科舉舞弊案!”不少士子憤然之余,不由將矛頭對準范正和李清照。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紙包不住火,就算沒有李清照,還會有其他人發現張汝舟的丑事!”一個士子心灰意冷道。 他相信天下隱瞞舉數入官的絕非一路兩路,然而最倒霉的張汝舟碰到了大宋第一才女李清照,讓其瞬間找到了張汝舟的破綻,因而牽連整個兩浙路。 就在兩浙士子萬馬齊喑的時候,一個振奮的消息傳來,邪醫范正變法兩浙科舉制度。 “童生、秀才、舉人!” 當所有士子聽到范正變法科舉的方法,不由一片嘩然,誰也沒有想到邪醫范正既毀掉了兩浙路科舉,竟然又為兩浙路科舉找到了一條新路。 相比于華而不實的舉數入官的政策,范正變法中對秀才和舉人優待才是看得見摸著著,非但讓士子的社會地位大增,更能讓士子鉆心科舉。 哪怕是最低級的童生,也只需在各縣參加科舉,無需再如之前一般,跑到遙遠的杭州城,考上了自然皆大歡喜,考不上非但落榜,還名利雙失。 童生的設置可以讓大部分士子在年輕的時候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能讓其認識到學問上的差距,有的繼續努力,有的則差距太大趁早轉行,避免耽誤時光。 如此巧妙的三級設計,考上哪一級,就能享受哪一級別的待遇,可以說兼顧到每一個士子。 “我等素來得知邪醫范正愛出邪方,如今的兩浙路三級科舉設計,卻是堂堂正正的正方,可比之前的解試好多了!” 不少士子看到通告,滿意的點了點頭。 原來的科舉耗時耗財不說,考不上還將家里拖窮,就算是最吸引人的舉數入官的優惠,也不過是畫大餅而已,能夠考上的人屈指可數。 而卻更加費錢,畢竟前往杭州科舉考試,已經讓不少家庭承擔不起,更別說前往更加遙遠的汴京,那幾乎是掏空家底的豪賭。 “可是秀才和舉人的待遇雖然不錯,但是目前僅僅在兩浙路作為試點,萬一朝廷通不過,朝廷不承認怎么辦?”一個士子擔憂道。 一個老儒生冷哼道:“朝廷不承認又如何,只要在兩浙路,在杭州府承認即可。” 反正解試一下都是地方各路負責,他們乃是兩浙路的士子,又不用去其他地方科舉,只要在兩浙路推行,他等就能享受到這些優待。 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利益,可比虛無縹緲的舉數入官強得多。 果然隨著變法科舉制度的公告發出,兩浙之地的士子大為贊同,畢竟任誰都知道哪怕進京趕考,他們也難以功成,還不如享受秀才的待遇,更別說還有擔任夫子的生計。 哪怕有寄托舉數入官的士子不滿,然而兩浙路畢竟剛剛發生科舉舞弊案,再加上秀才和舉人看得見的利益,也只能認命。 “大人英明!此策一出,兩浙路的士子必將對大人感恩戴德。”包康感嘆道。 范正自從到了兩浙路之后,從官員陽奉陰違,民間對其怒斥奸臣,到如今整頓官場,樹立權威,從今以后,范正在兩浙路必將如臂使指,一言九鼎。 范正朗聲道:“我朝科舉取士雖然是歷朝歷代之最,然而每年錄取的名額有限,相比于龐大的考生,科舉之路不亞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與其造成嚴重的擁堵,自然不如層層提高水平,避免天下士子浪費時光。” “大人為天下士子考慮,下官佩服!” 包康感嘆之余,心中卻是五味泛陳,想當年他也是醉心科舉的士子,可惜屢試不第,再加上家道中落,再也無力負擔科舉龐大的花費,最終選擇放棄科舉,成為一名紹興師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