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占城稻熟了!” 杭州府的公田里,無數赤貧之戶在辛勤的勞作,而不遠處的私田里的傳統稻谷才剛剛灌漿。 “邪醫范正果然沒有妄言,占城稻果然早熟!” 無數農戶眼神放光的看著面前已經成熟并且正在收割的占城稻,心中震撼不已。 當初邪醫范正推廣占城稻的時候,給所有公田發放完占城稻種子的時候,還剩下不少的占城稻種子,并向所有農戶平價出售。 然而這些農戶卻根本不信,不愿意冒險種植占城稻,如今不禁腸子都悔青了。 “早熟有什么用!關鍵還是要看產量!”一個青衣士子冷哼一聲道。 一個老農呵斥道:“不識五谷之人,又豈敢妄談農事,占城稻早熟,就能節省大量的農時,占城稻收割之后,再種晚稻,九月收割,隨后再播種一輪冬小麥,或者油菜,足以做到一年三熟,占城稻別是高產,就是產量和平常稻谷一樣,甚至少一點,也是千值萬值。” 老農心中大震,別看占城稻比普通稻谷僅僅提前一段時間,正是這寶貴的時間,正好可以讓兩浙之地實現一年三熟的奇跡。 足足多收一季,豈不是直接將產量暴增五成以上,那時所有農戶的收入必將暴增。 青衣士子頓時臉色諂諂,老農的話讓他顏面盡失。 老農看了看垂下來沉沉的稻穗,不由露出一絲驚喜道:“以老朽看,這占城稻的產量必然不會低了。” “那是自然,否則邪醫范正又豈能不遠數千里從占城運回稻種!”一個赤貧之戶的傲然道。 如今占城稻早熟,早就讓一眾赤貧之戶心中大定,正如老農所說,占城稻的早熟特征,足以讓農田達到一年三熟,也就是說,別看他們僅僅有一畝水田,然而其一年三熟的產出足以讓他們一家果腹。 不!可不是果腹這么簡單,這些占城稻還沒有打下來,就已經有人高價收購,作為稻種,價格已經開到了稻谷價格的一倍了。 這一次,他們這些赤貧之戶,或許真的能夠依靠這一畝公田和占城稻翻身,當下一眾赤貧之戶紛紛加快收割的速度。 每戶不過分到一畝多田,人口多的很快就已經收獲。 “稱重!” 包康一聲令下,立即讓其在眾目睽睽之下,稱重占城稻的產量。 “畝產四百三十斤!” 當產量爆出之后,所有人都不由倒吸一口涼氣,要知道蘇湖熟天下足,兩浙地區的水稻產量已經是天下之最,然而最多也不過三百五十斤左右,占城稻的產量卻足足畝產多了八十斤。 那整個兩浙路又有多少畝水田,要是全部換成占城稻種子,定然能夠讓兩浙路的糧食產量更上一層樓。 隨后越來越多的公田被當眾稱重,最次的公田也達到了畝產四百斤,產量最高的足足達到了五百斤,直接刷新了大宋水稻畝產記錄。 “年產五百斤的占城稻!” 看著親眼稱量出來的水稻產量,這一次無論是官員還是農戶都不禁咂舌,占城稻非但早熟,節省大量的農時,更能讓產量暴增,如此良種一出,必將會讓兩浙路愈加富裕。 “富民!” 當下不少官員不由的看向為首的年輕的轉運使,難怪邪醫范正主張官員升遷以富民為主,良種占城稻試驗成功,再加上上海城如火如荼的建設,兩浙路畢竟富甲天下,恐怕只有開封府才能和兩浙路一較高低。 不!甚至是超過天下首善之地開封城也并非不可能,到那時,邪醫范正必將更進一步。 面對一個冉冉升起的政壇重臣,兩浙路的官員再無任何怠慢,畢竟邪醫范正的未來地位不可限量,再加上甚是年輕,日后他們若是真的惡了邪醫范正,必將會遭到秋后算賬。 “范大人擔任轉運使,實乃兩浙百姓的福音!” 一眾官員心悅誠服道。 范正平靜點了點頭道:“傳令下去,立即在兩浙路推廣大力推廣占城稻。” “遵命!” 一眾官員當即領命道。 然而此刻的根本無需官府可以推廣,親眼見證占城稻高產早熟的農戶早已經迫不及待的找那些赤貧之戶購買占城稻稻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