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元始道友打造這艘永恒之舟,應當也是耗費了不少心思?!? 萬丈霞光中,陳牧神色坦然的踩著霞光長橋,一步步登上永恒之舟,同時將目光投向整個舟體,僅僅只是簡單的審視幾眼,便解析出永恒之舟的許多構造。 永恒之舟,表面上是以兩件渾源奇物鑄成,但實際上陳牧登舟之后,便能清晰的感知到,其所耗費的渾源奇物并不止兩件。 或者說, 永恒之舟的舟體,的確是由兩件渾源奇物為核心鑄造,但這艘永恒之舟在鑄成之后,元始殿主后來又曾不斷的搜集更多的渾源奇物,這些其他的渾源奇物,都被元始殿主鑄造成了永恒之舟的一個個配件,猶如陣法結構一般彼此嵌套在一起。 匯集大量渾源奇物形成的這件渾源至寶永恒之舟,可謂是集攻防陣法、宮殿虛空為一體,已然自成一方世界,其內部本身就孕育著一方獨特的天地。 “漫長輪回以來,一點一點積累鑄就。” 元始殿主聽到陳牧的稱贊,搖頭感嘆道:“此舟雖蘊含些許威能,但終究只是外物,我欲從中探究出超脫之道,但至今仍是觸及不到。” 陳牧微微點頭。 到了元始殿主這種境界,他親手鑄就的渾源至寶,也蘊含了他的意志,蘊含了他所走的道路,這艘永恒之舟也正是其所行之道的體現。 元始殿主是想要以堆砌的方法,一點點去解析渾源之力,解析三種本源大道各種繁瑣的融合方式,像是鑄造高塔一般不斷堆積,最后以此攀登天際,觸及至高穹天。 寰宇之中的神靈們,他們所走的不朽之路其實就是如此,一步步積累,直至修成神君,爾后再去攀登大道尊者之路,只能說這種著重于積累,一步步夯實根基的方法并不是錯誤的,只是到了超脫這一步,它已然不再適用了。 陳牧對于自己所行之道,堅信不疑,也對系統面板指引的道路絕對信任。 以此為根基, 他再去觀察元始殿主所行的道路,便從中得到更多印證自身理念的感悟。 雖說漫長歲月,上百次寰宇輪回,元始殿主的積累已經不知道有多么渾厚,這一艘造化之舟也不知道蘊含了多少繁雜的大道融合手段,承載了多少種獨特的渾源之力。 但哪怕是這樣的積累,在超脫這一步面前,依然是毫無意義的,因為陳牧從造化之舟上,沒有感受到一絲一毫‘超脫’的韻味,哪怕它蘊含了再多的渾源之力,都始終只處于大道尊者的范疇,無法觸及超脫之境。 顯然, 這更印證他的理念。 超脫,要抵達那一步,積累是毫無意義的,無論積累再多,都無法拉近與超脫之間的距離,超脫之境不可想象,不可理解,故而其本質就代表著無窮無盡。 以有限的積累想要去觸及無限,顯然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超脫之境,無窮無盡,無空非空,無有非有。” 陳牧登上了造化之舟,來到元始殿主身前,搖頭道:“以‘有’去觸及‘無’,以積累去觸及超脫,擁有越多,則離道越遠。” 他的話語很是直截了當,闡明自身意志以及所行之道途。 到了無上尊者的境界,各人所行的道路基本上都已明確展現,甚至都不需要以語言來說明,陳牧不需要去‘論’,元始殿主其實也已清楚陳牧心中所行之道。 實際上, 到了這一步,也根本無人會再去掩藏自己所行之道,因為各人所行之道,幾乎都各不相同,獨屬于每個人自身,而能成就無上尊者的存在,誰的意志會弱??? 沒人會認為自己所行之道是錯誤的,所有人走到了這里,都不會去質疑自己的意志,質疑自己所行之道,也更不會去更改自身追求之路,最多就是從其他人展現的道路中,得到一些體悟,以此去完善補充自己所行之道的缺陷罷了。 聽罷陳牧的話,元始殿主微微搖頭。 “陳道友所言不錯,超脫的確是終極,是無盡,是無窮,是無極……窮盡世間再多的道,也無法觸及超脫,但若沒有這世間的無窮之道,又如何去窺探超脫之門呢?” “魚躍龍門,得道升天,終還是要有‘道’可得。” “超脫之道的玄奧,便隱藏在寰宇輪回的至高規則之中,而至高規則的體現,便是一次又一次的寰宇生滅,窮盡寰宇生滅所極,演化完整寰宇,便打破了桎梏,跳出了樊籠,必然能夠跨出超脫那一步?!? 元始殿主說罷,輕輕一揮衣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