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殺!”越來越多的喊殺聲匯聚到了他的身邊,他周圍的士卒已經被斬殺殆盡,僅剩的百余人仍然死死地守護在他的身邊。 這些人是跟著他征戰南北的親信,算不得多么的精銳,但確實對他忠心耿耿。 如今因為他的原因,卻要命喪于此,徐榮心中唯一的那一絲絲的愧疚,或許就是對他們的了。 “將軍,我等無能,不能保護將軍了。” 一名年輕的士卒突然朝著徐榮說了一句,然后在他看向自己的時候,朝著他露出來了一抹淡淡的笑容,緊跟著臉色一轉,兇狠的朝著李傕沖殺了過去。 而在他身后越來越多的士卒也是如此的沖殺了出去。 這些人都是跟著徐榮廝殺征戰很多年的老卒,相比較于軍紀敗壞的西涼軍,這些人的軍紀其實...也算不上多好。 但是他們對于徐榮的忠心,卻是可以彌補一切。 哪怕是在絕境之中,他們都沒有舍棄徐榮,更沒有一瞬間出現了想要用徐榮的性命換取他們的安危。 這就是老卒,愿意為徐榮交托性命的老卒。 只可惜,此時這些忠心耿耿的將士們并不能夠為徐榮換來什么生機,他們只能一個個倒在自己的面前。 這是徐榮前所未有的...虛弱和無力感! 這一刻徐榮的所有愧疚都卡在了自己的心底,即便胡軫叛變,即便羌胡和匈奴人倒戈,即便大量的士卒跪地請降。 但是他身邊的這些人,仍然沒有放棄他,或許為將之人在這最后的時刻,還能夠有愿意為自己赴死之人,這就是一種驕傲。 “李傕,郭汜,張濟!”徐榮雙手拄著長劍,那廝殺中披散的頭發在肆意的飛舞,滿頭烏黑的發絲之中也慢慢的展露出來幾抹銀白的顏色。 在眾人徹底將他包圍的時候,他這一聲大吼,讓這戰場上的目光都停留了下來。 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可是所有人都不敢主動上前。 徐榮是他們的統帥,至少曾經是他們的統帥,或許他們對這個人并沒有什么忠心,但是他們對這個人充滿了尊敬。 他不是一個天賦異稟的天才,但他是和自己一樣,一刀一槍地從最底層殺出來的。 張濟一直都記得,當初徐榮來軍中的時候,他們乃是同一個伍的同袍,若干年后他們從無數個慘烈的戰場上背靠背地廝殺下來。 成為了千中無一的存活者,活到了現在,曾經的徐榮是他最可靠的后背,是他最信任的同袍。 “西涼軍偏將張濟,見過徐榮將軍!” 現在的徐榮,仍然是他最尊敬的統帥,他值得自己這樣一拜。 與此同時,西涼軍大將郭汜也來到了徐榮的面前。 “末將郭汜,當年乃是西域一帶馬賊悍匪,與將軍交戰與西河,被將軍擒獲,顧念末將頗有幾分能力,求得主公收容。 今日一戰,末將郭汜,再次拜見將軍!” 郭汜當年出身賊寇,被徐榮所擊敗之后,徐榮可憐他身世無奈,也憐惜他的一身本事,便主動求了董卓,讓他加入軍中。 這些年郭汜和很多人一樣,都得到了徐榮的不少恩惠,他的帶兵本事一半是天賦,另一半就是徐榮的教導。 “末將張繡,中平三年入軍,為將軍帳下都伯,數年間將軍教導銘記于心,末將今日,再次拜見將軍” 作為張濟的侄兒,張繡并沒有一進入軍中就來到了張濟的身邊,而是被張濟送到了徐榮的身邊當一個小小的都伯。 從頭開始鍛煉他帶兵的本事。 一名接著一名的將校站了出來,徐榮出身微末,他太清楚自己一個什么都沒有的窮小子想要學會點什么東西有多么的難。 所以當他有能力幫助其他小輩的時候,他從來沒有任何一種原因拒絕任何一個想要求教的小輩。 不管他是將校還是士卒,這是一個從來沒有被真正信任的統帥,但他是被所有人都尊敬的長者。 最開始的張濟郭汜等大將,再之后的校尉司馬,甚至最后還有很多士卒都來到了徐榮的面前。 一個接著一個地跪在了徐榮的面前,這是對徐榮的道別,也是對徐榮的最后的尊崇。 全場最后只有很少的人站在了原地,其中就包含了李傕,李儒,胡軫。 胡軫是不敢去見徐榮,他一直對徐榮都是避而不見,又何嘗不是有一種不敢面對的意思。 李儒不跪是因為徐榮不值得讓他一跪,徐榮曾經是三軍統帥,而李儒則是一手執掌了董卓崛起的過程,他們誰也不會比誰差。 至于李傕。 若是說這西涼大軍之中哪個將領不需要接受徐榮的指教的,李傕絕對算是一個。 這是董卓的親信,如果是郭汜是山賊出身,靠著天賦和努力走到這一步的,那么李傕就是純粹靠著天賦走到現在的。 作為北地小世家的子弟,李傕是董卓軍中為數不多的非寒士出身的將領。 允文允武,頗有謀劃,也一直是被董卓真正所依仗的存在,這也是為什么李儒在知道董卓已經無力回天的時候,第一時間找到李傕的原因。 他是這所有西涼大軍之中唯一一個能夠憑借著自己的天賦走到這一步的人。 所以李傕雖徐榮非常的尊敬,甚至有些懼怕,但是卻可以光明正大的告訴眾人。 他從來未曾受過他徐榮的恩惠。 此時看著跪倒一片的西涼子弟,徐榮也露出來了一個很是無奈的笑容,當初他們都是一同征戰的同袍。 這些人曾經是他最信任的下屬,自己曾經帶著他們征戰雍涼,曾經帶著他們與全天下廝殺。 可是如今時過境遷,物是人非,自己和他們成功的走到了截然不同的兩條道路上,而且自己還就這么干凈利落的輸了。 “將軍,可曾后悔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