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漢軍的拖延-《晉末的卯金刀》
第(3/3)頁
到了冬天,誰的軍隊跟能忍耐冬天的寒冷卻是還不一定呢!
劉泰看著炙熱的太陽,從容道,“安排給王桑與趙安軍隊糧食之中加入菉豆,炎炎夏日,也就只有這些能夠讓他們解渴了。
還有這時節北地果蔬也已成熟,制作成罐頭也給前線送批過去,想來能相當提升士氣!”
罐頭這種東西,以及相應的密封法,劉泰這邊倒早早研究出來了。
不過主要是為了裝魚肉而弄出來的,沒辦法,海船弄過來的魚,保鮮永遠是一個大問題。
一般情況來說,是靠著冬天的時候開采寒冰,將其儲蓄起來,夏日的時候取冰自用。
畢竟是小冰河期,冬天最不缺少的就是冰塊了,約束冰塊數量的就是地窖大小。
不過相對來說,哪怕劉泰在沿河的港口修建了超大型的冰窟,但是面對著日益增長的運輸需求,冬日積累下來的冰塊還是遠遠不足。
至于硝石制冰法,想要制作冰泥碎冰倒容易,但想制作供給航運所需的冰塊,那就杯水車薪了。
這樣的情況下,為了保存魚肉,同時為了推動煤炭能源的進一步運用,劉泰自然而然指導巴氏殺菌的辦法,靠著工匠們的海量實驗,這個殺菌辦法到底被弄了出來。
而這種技術的存在,延長了很多水果與魚肉的保質期,逐漸成為一種較為普及的技術。
最重要的是這技術影響到了食物的存放時間,對漢人來說,那這項技術就有著普及與傳承的必要性了。
而現在劉泰一聲令下,一些夏日秋日常見的水果,便通過罐頭的方式送到了前線。
雖然這些水果基本上都是被煮過的,但是即使如此,士卒們能夠吃到這些好東西,也能保持著相當高傲的士氣,繼續與著對方進行對峙。
而就在雙方的時間一點點的流逝,三處戰場雙方經過了一定程度的試探與交鋒逐漸陷入到相持階段后,戰場上的氣氛卻是有幾分的緩和下來。
至少晉廷軍隊自認為,自己依靠著厚實的城墻,以做好準備的防御體系,未必不能抵擋下漢軍的進攻。
陶侃坐鎮襄陽,此刻看著王桑的進攻節奏卻是不由皺起了眉頭。
因為他能夠感覺到雖然劉翰的軍隊開始進攻了,但是對方進攻的節奏有點不太對。
畢竟以對方第一天進攻宛城的節奏,樊城這座城市,哪怕有自己的支援,只要對方不計代價的進攻,想要拿下樊城卻也并不是什么難事。
但問題是,對方占據了新野后,完全失去了最初時候的進取心。
雖然也進攻樊城,但只能說中規中矩,讓原本已經早早陷落的樊城,到了現在依舊還在己方的手中。
某種程度上來說,對方仿佛只是單純的在應付而已,這讓陶侃有幾分的不理解。
就在這時,陶瞻帶著一份王羲之的報紙走進來,神色嚴肅道,“父親,劉泰親征了!”
陶侃接過了陶瞻手中的報紙,一瞬間,陶侃的神色不由凝重了起來。
他知道真正的危機來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