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蕓娘):如云往事-《燈花笑》
第(3/3)頁
這孩子很聰明,有時候卻很愚笨。她給過小十七很多機會殺了自己,可惜小十七從未想過。有一次她舊傷復發,忽然暈倒,小十七竟然給她煎了藥。
其實小十七可以趁機殺了自己,或是威脅自己給她解藥。
但是這孩子沒有。
那一刻她就明白,小十七與自己是不同的人。
她快要死了,當年莫家那場大火毀去她皮膚與容顏,這些年,是用毒藥維持。然而身體作為容器,已經即將崩裂,她要開始處理后事了。
毒經毒方,必然要和她一起入葬,她在這世間最珍愛的莫過于此。
埋骨之地,就在落梅峰更好,她喜歡這地方,云飄霧散,風景獨佳。
唯一還剩了個小十七。
這個藥人,這個本應該早早埋進草地的第十七個藥人,執著地在山上生活這么些年。她看著對方背著藥筐下山的背影,心中思索如何安排小十七的結局。
她沒有婚配,也沒有子嗣,若有女兒,或許就是小十七這般年紀。可惜對方心腸太軟,她想要讓對方成為與自己一樣的人,繼承自己的衣缽,便要為小十七安排一場游戲。
于是安排小十七親手“殺”了她。
這孩子很聰明,能想到用自己的血做藥引。最后關頭,望著她眼淚朦朧,她卻很高興。
殺人這種事,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主動殺人的人,就不能再做醫者。
小十七天賦過人,這些年跟著她熟讀毒經藥理,不應被埋沒。
她應該與自己一樣,將來走過很多個地方,見很多人,天下之人之物,只是毒藥的容器,不必憐憫,不必同情,做喜歡自己做的事就好。
人的一生,總要做點自己喜歡的事。
就如她自己。
比起相夫教子、平淡一生,顯然這樣更有樂趣。
她的眼皮越來越沉,小十七的啜泣聲從身邊傳來,她看著這個悲傷的孩子,心中覺出幾分好笑,忽而想起上山這么久了,還沒問過對方名字。她想要開口,卻發現唇角溢出更多的血,已經說不出話來。
罷了,不知道就不知道吧。
畢竟,她連自己的名字都快要忘了。
她的名字……她叫什么來著?
山間多云霧,朦朧雪白浩蕩濤翻,她在其中隱隱聽到人說話。
似乎有白發蒼蒼的老者抱著個扎著雙鬟的小女孩坐在院中,一筆一畫教她寫字。
“出其東門,有女如云。雖則如云,匪我思存……”
“哎唷,寫得正好,不愧是先生說的,莫家祥云降!”
笑聲漸漸遠去,唯有紙上筆墨新痕。
是兩個稍顯稚嫩的、歪歪扭扭的字——
如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