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宋衡溫聲道,“謝謝。我寫了一份練字要訣,你最近不是在練字嗎?拿去看看,也許能有點用。” “好耶好耶!”謝若嬌開心攥緊小拳頭。 夕陽的光芒籠罩在兩人身上,斜影成雙。 …… 自新君登基,改年號弘寧。 弘寧元年冬末,遠出東海的帝后回京,尋回了最后一株奇藥。 次年,太子出生。 弘寧四年,池墨言三年任職滿,但他并沒有回京,請調去了北地的州郡。 如此,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輾轉各地十二載。 弘寧十三年初,時任平川布政使的池墨言,調回京城。 后一路官至左丞,成為大夏最年輕的文官之首。 大夏政壇之上,另一個與他一樣耀眼的,便是宋衡。 他從刑部入職,歷任刑部侍郎、大理寺少卿、刑部尚書。 秉公執法,為民伸冤。 是大夏第一刑官。 弘寧十四年,楚守臣請辭指揮使一職。 隨著年紀大了,精力不濟,再難以勝任明心司繁重的任務。 他現在操心的問題還是和十四年前一樣。 沒了他這個指揮使的爹,他兒子咋整? 這些年,楚訣年歲見長,但得罪人的本事,也是與日俱增。 “爹!”楚訣興沖沖跑了進來。 楚守臣憂愁擺擺手,“外面候著。今天新任指揮使來交接,有正事。” “我我我我啊,我就是!”楚訣舉起剛剛拿到手的任命書。 楚守臣:啊? 沒了指揮使的爹怎么辦? 沒事,那就成為指揮使! ——全文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