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也算是城里人了。 李建國和林紅如今跟許寧言也就是一年幾封信聯系了,再就是每次逢年過節(jié)寄點家鄉(xiāng)特產。 這么多年都沒斷過。 許寧言也曾經邀請他們到京城來玩一玩。 只可惜總是有事不能成行。 李建國開玩笑說,只能等他退休了,只怕才有時間去京城,只希望到時候他還能走得動。 團結大隊那邊的變化最大的莫過于分田到戶了,再也不是公社大隊集體合作的模式了。 大家有了自己的田地,更用心了,畢竟土地不會糊弄人,你如何對它,它如何對你! 靜心伺弄田地的,秋季豐收,交了公糧附加后,剩下的糧食留下口糧外,就要賣統(tǒng)購糧和議價糧了。 統(tǒng)購糧價格低,可這都是必須要賣的。 不過議價糧價格就高一些,一家子一年到頭差不多就指望這個議價糧賣出來的錢了。 若是勤勞肯干,靜心伺候田地,一般都會有回報的。 起碼比起以前大隊一起上工,拿公分要強多了。 不過那些往日里喜歡偷懶,或者說家里沒有足夠勞動力的人家,日子就難過了些。 畢竟以前就算家里的公分不夠,可有大隊在,總不能看著你餓死,多少會讓人拉饑荒。 現在卻不行了,你自己能干肯干,在農村,日子還是過得下去的。 當年的那些知青后來都陸陸續(xù)續(xù)的回城了。 有考大學考回城的,有后來回城的政策出來了,表現好的知青會允許先回城。 再到后來,只要沒和當地人結婚的知青都能返城了。 唯獨那些和當地人結婚還生下孩子的那些知青,有的選擇了拋妻(夫)棄子,絕情的離開。 也有的或者因為舍不得,或者因為別的原因,而選擇留在了農村。 被知青拋下的那些當地人,女人日子會難熬一些,尤其是有了孩子的,帶著孩子在農村活得艱難。 真是有好幾個想不開,跳水或者上吊,出了人命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