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十七章 我與曜變(五)-《叫姐》


    第(1/3)頁

    2021年9月23日,星期四,天氣:小雨

    好久沒有動這本日記,要不是從陸正平家搬家的時候整理書籍,我都快忘了還有這本日記了。可見我被陸正平pUA的多么嚴重,這么多年竟然再沒想過要研究曜變。

    今天見教授聊研究課題,他問我是想繼續研究建盞,還是干脆放棄一切,重新開始,跟他一起搞當代陶瓷藝術設計。

    我當然繼續研究建盞,而且我一定要研究出曜變燒制技藝,有朝一日趕超陸正平,重振我樓家雄風。

    教授對于我的想法并沒有多說什么,畢竟我從小研究建盞,并非一朝一夕就放得下,他整體上還是支持我的。

    他還叫我沒事兒可以多跑跑潘家園,也不失為一種了解咨詢的渠道。

    正好今天課少,我下午還真去了一趟。

    老板們都是古玩行里摸爬滾打的老手,臺面上擺著的不是仿品就是便宜貨,我走了一圈,倒也沒看到多少有價值的東西。人家看我是小姑娘,也不怎么愿意搭理我,倒是給了我時間好好看看。

    遇到稍熱情些的老板,我也會主動問他們建盞相關的事。對方不知道我底細,一開始拿些仿品出來糊弄我,被我一一拆穿后,以為我是來搗亂的,總想往外哄我。

    還好我早有準備,提前備了我家傳家的兩只盞,拿出來問有沒有同等成色的。

    大部分老板還是識貨的,當即關門,把我拉到上座去談價錢。

    我又不是去賣貨的,只說這種成色的我家多的是,但是不賣,只收,留了聯系方式,表明若是有類似成色的,甚至是類曜變的盞,一定聯系我,就算沒有盞,有任何消息,隨時聯系我,我隨叫隨到。

    陸正平能夠憑借收集古籍和碎片獨立研究出曜變的燒制技藝,我難道不行嗎?

    我這家底,比他不是有利的多得多?

    這倒是讓我想起來了,爺爺送給陸正平的幾本樓家古籍,是為了讓陸正平收養我而付的代價,如今他都不要我了,我得要回來,不能白白便宜了他!

    2021年10月20日,星期三,天氣:晴

    十一期間跟教授一起出差時,我硬要帶回來的礦石,經過成份分析后,確定與水吉鎮礦石材質相同,成份相似,都是長石和石英的同時,里面的氧化鐵含量也非常高,達到了23.1%。

    但是用來配釉燒制出來的盞顏色泛青,并非上好成色。

    再度印證了水吉是燒制建盞的最佳福地這句話。

    額,只是到現在為止依舊沒有找到能夠燒制出曜變的天然釉料,宋代先民到底用什么方法得到如此花紋,不得而知,不過沒關系,我還有很多時間,一定能找到法子。

    2022年12月4日,星期日,天氣:晴

    這兩年特殊時期,研究資源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我對曜變燒制技藝的研究也受到了影響。

    昨天全面放開的消息一經公布,我立即跑了一趟潘家園,核實了這兩年陸續發給我的信息。

    多半都是無用消息,這是早就預料到的事情,真那么容易得到的話,陸正平也不至于花了二十年才研究出曜變的燒制技藝了。

    封閉期間我也有專心研究自家古籍,并且意識到之前陸正平叫我看的幾本古籍中記載的內容,并非毫無意義,溯本追源,實地考察的話,或許真能探得相關資訊。

    我設立了幾種假想,只是還缺乏實驗材料,網絡采購我不放心,需要親自去采集,已經跟教授申請了出差,要趁他不忙的時候陸續去找才行,相信后面會有好消息。

    2024年5月15日,星期三,天氣:晴

    今天院里批準了我對于邀請陸正平來辦展的申請,這早在我預料之中,并不算什么驚喜。

    真正驚喜的是我這一窯的作品出現一只曜變。

    雖然我采用了雙掛釉的方式,但這確實是我第一次燒出曜變的效果。

    無論是油滴斑紋,錯層藍色面,還是器型以及釉面質感,都非常不錯,算是我在曜變研究上的一次里程碑,特意將此次燒制的條件記錄下來。

    氣溫:燒制第一天:31c~15c,第二天:33c~17c,第三天開窯氣溫:27c。(溫差最高在6c,不過相比1300c的窯內溫度緩慢降溫的落差,應該算不上什么。)

    風向:第一天,西南風二級,第二天:北風四級,第三天:西北風二級。(業內一般不把風向算作建盞燒制的因素之一,但我認為這對柴燒建盞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因為不同方向吹來的風會改變窯內爐火方向,影響素坯受熱次序和時間以及受熱溫度。)

    空氣濕度:第一天:41%,第二天:37%,第三天:39%

    (空氣濕度也同樣不被重視,但我認為這也是一項比較有參考價值的指標,似乎與窯內氣氛有著某種聯系,雖然目前還沒找到具體聯系。)

    升溫曲線及降溫曲線附圖.jpg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