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吩咐完之后,三岔溝便開始繼續購買戰馬,訓練騎兵。 另一邊,李泉等人也繼續帶著騎兵小隊,四處出擊,襲擾那些楚鎮官兵。 短短半個月時間,楚鎮官兵已經折損了幾百人。 對于這支四五千人的隊伍來說,幾乎折損了五分之一! 快要傷筋動骨了! 而在這一天,左茂祥驚恐地發現三岔溝出來的騎兵人數,越來越多了。 甚至還兵分數路,襲擾他們。 無奈之下,左茂祥只好下令撤退。 他們在這里,很顯然已經不可能再有收獲了。 在左茂祥所部撤退之后,黃先生那邊也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他們竟然真的運來了大量的銀子,分別在周圍的幾個縣城里面,分批購買泡面等物品。 有銀子,蘇景云自然接受了。 隨即,也派人運送了大量的泡面。 而與黃先生生意一起來的,還有來自朝廷的詔命。 任命蘇景云為詹事府少詹事,兼領淯陽府團練大臣,準允蘇景云統領淯陽府一切團練事務。 任命李泉為淯陽行都司都指揮使,負責籌建、恢復淯陽三衛,歸從淯陽府團練大臣管轄。 簡拔蘇景文為國子監監生。 這一道詔命來得有些蹊蹺,著實讓蘇景云有些摸不著頭腦。 甚至就連病愈之后的柳明德,以及周克端等人,都有些想不明白。 一番詢問之后,更是有些不解。 他們都沒有向朝廷那邊奏明情況,怎么朝廷派了這么個官職? 雖然不明白,不過有來自京城的詔命,以及官印在手,蘇景云也有些名正言順地開始擴充淯陽三衛。 大乾王朝的衛所制,一個衛五千六百人。 三個衛,合計一萬六千八百人! 再加上,蘇景云頭上還有個淯陽團練大臣頭銜,可以在淯陽府境內籌辦一切團練,更是可以擴兵無數。 如此大的權力,讓蘇景云有些懵。 不過兵力多了,也是好事。 最起碼,等楚鎮官兵再來的時候,就不用害怕了! 短短一兩個月時間,蘇景云已經將淯陽三衛的框架,拉起來了。 與此同時,駐防在北山縣各地的捕快,也在蘇景云的吩咐下,在張勇的帶領下,開始籌辦團練。 團練,甚至隨著蘇景云的生意,擴展到淯陽府的州縣之中。 淯陽府的各州縣中,有了蘇景云的團練,也能夠保證蘇景云生意的順暢。 這段時間,就連流寇也少了很多。 而這幾個月,除了日昇昌、聯泰興等商號之外,江南、荊楚、巴蜀等地,甚至就連嶺南、南洋等地,都有商號來三岔溝購買貨物。 蘇景云也接連數次抽獎,獲得了新的技能。 隨著地盤擴大,原本的煉鐵煉鋼技能,也終于派上用場了。 籌辦的冶鐵所,也開始冶煉鋼鐵。 創建了軍械所,開始生產軍械。 半年之后,蘇記冶鐵所、軍械所的軍械裝備,甚至就連黃先生那邊也派人來購買許多次。 到了秋季,北方發生了蝗災。 秋收時節,蝗災綿延數省,北方數十個府州之地,莊稼、樹木,全被蝗蟲吃光。 百姓顆粒無收。 蘇景云派人在淯陽府搶收紅薯,根治蝗蟲。 好在三岔溝附近的紅薯,并未受到影響,反而大豐收。 北方的蝗災,讓流民更多。 越來越多的流民,加入到流寇隊列之中,整個北方數省為之糜爛! 數十萬流寇雖然武器裝備簡陋,但是數次南下與楚鎮交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