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謀逆-《大周逍遙王爺》
第(1/3)頁
“臣今后定當竭盡全力,輔佐太子殿下,光大我大周的江山社稷!”于廷益這話說的情真意切。
然而,蕭帝聞言卻只是苦笑。
將于廷益提拔起來的時候,蕭帝便感覺到,此人效忠的并非是自己,而是為了天下百姓和大周的江山社稷。
之后,他的所作所為也是如此。
到現在,他依舊未對自己,對太子談一個忠字。
罷了,自己身體不好,如今能穩住局勢的只有他和楊浦了。
二人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則天下可安。
若殺一人,則天下大計功虧一簣,大周還將偏安中原,難以開疆拓土!
臨行前,蕭帝又將王命旗牌交給了于廷益,有了這玩意,全國所有的軍隊可以隨意調動。
之后,蕭帝便在一支精銳騎兵的護衛下,北上回京去了。
而于廷益,則在修整之后,西出函谷關,準備一舉平定大魏和大陳。
前線大捷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京城之中。
整個京城一片歡欣鼓舞!
時任監國公主蕭廣萱更是下令解除宵禁三天,全民同樂。
同時,她也安排了人馬南下迎接蕭帝。
老百姓很高興,官員們很高興,勛貴們也很高興。
唯一不高興的,便是嚴府上下。
自從晉州出了事,嚴府便被錦衣衛圍住了,任何人不得出入。
同時一個接著一個的好消息傳到了嚴府之中。
于廷益正面擊潰了大魏二十萬軍卒。
蕭元壽水淹三十萬大陳軍卒,甚至連大陳皇帝也給淹死了。
劉凌出奇兵攻破大魏都城,活捉大魏皇帝,并且南下攻破漢中,又向成都逼近。
這一條條消息無一不在證明,此時的朝廷已經不需要嚴黨了。
或者說,現在的蕭帝,已經完全有能力將嚴黨摒除,且不會傷及國家根本。
也就是說,現在的嚴黨,已經完全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等蕭帝回來之后,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嚴高坐在長椅上抬頭望向支撐整座房屋的木梁。
那木梁乃是從大行山的深山之中運過來的,單是運送的費用,便花費了萬兩之巨,且沿途還死傷了百名民工。
到今天木梁橫在這,已經有二十年了,它一直兢兢業業的支撐著整座房屋。
就在嚴高凝望木梁的時候,嚴慶大步來到了嚴高面前:“爹,事已至此,若我們再無動作,那咱們是必死無疑啊!”
如今的局勢,嚴高比誰都清楚,只不過,現在的他已經將一切都看淡了。
什么榮華富貴,什么金銀財寶,都不過是過眼云煙,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他唯一放不下的便是自己的兒子。
看著一臉急躁的嚴慶,嚴高說道:“別折騰了,等皇上回京之后,爹就去求皇上,恩準咱們父子回家養老!”
嚴慶一聽頓時急了,他說道:“這都什么時候了,您還在做夢!”
“就算現在陛下看著往日的情面上,能饒了您,那太子呢?那劉凌呢?于廷益呢?他們能饒了您嗎?”
“到那時,你我父子二人便是刀俎待割之魚肉啊,任人屠戮!”
看著激動的兒子,嚴高還是那句話,他說道:“你想怎么干我管不著了,你自己折騰去吧!”
“不管折騰出什么禍事,都是你自己的事情,爹大不了一根白綾吊死在這房梁上。”
說著,嚴高指了指頭頂的梁木。
眼見老爹還是沒有半分斗志,嚴慶也不得不掏出自己的殺手锏了。
他咬牙道:“爹,有件事,您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了!”
這么多年的宦海沉浮,嚴高早已練就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本事了,他淡然道:“什么事?”
嚴慶并未回答,而是說道:“汪文海您知道吧!”
嚴高點頭,御馬監總管太監,五城兵馬司的提督,嚴高自然認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