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人間滋味 第1164章 轉讓-《智械戰爭》
第(2/3)頁
半個月后,王燕云又來找姜思宇,這一次她不再提設備損壞的事了。
“姜哥,前些日子有一些誤會,廠里的老師傅已經基本上查出來問題的根源了,也有你們設計的問題,也有操作的問題,反正我們已經解決了。”王燕云笑著說。
“是嗎?不退貨啦?”姜思宇面無表情地問。
“呵呵,姜哥,不好意思,我還是太年輕,太莽撞了!”王燕云滿臉堆笑地說。
“沒關系,大家都是為了工作嘛!”姜思宇聳了聳肩。
“姜哥,說真的,我爸還是想買你的專利,你能不能報個實價,十個億也太那個了吧?”王燕云一臉委屈地說。
“你覺得多少合適?”姜思宇反問道。
“他覺得,兩個億還是可以接受的!”王燕云說。
“最低七個億!”姜思宇堅定地說。
“七個億?”王燕云的表情扭曲了,“不想賣就算了!”
她說完,便轉身離開了。
一周后,王燕云又來找姜思宇。
“姜哥,專利的事情能再談談嗎?”她一臉羞澀地問。
“可以呀!”姜思宇說。
“再降降!”她懇求道。
“你希望降多少?”姜思宇問。
“三點五億吧!……這是老爸的底價!”她兩眼充滿期待地看著姜思宇。
“不行,最低六億!”姜思宇一邊收拾桌子上的文件,一邊說。
“四億吧!姜哥!我最后一次跟你講價!”王燕云的表情變得很嚴肅。
“不行!”姜思宇很堅定地搖頭。
王燕云哼了一聲后,轉身離開了。
姜思宇下班后給老爸打了個電話,把跟王燕云討價還價的事情跟老爸匯報了一下。
老爸說,五個億應該差不多了,如果下一次她能接受五個億,那就轉讓給她。
反正我們家族在電力系統確實根基太淺,即便拿著這個專利也很難發揮作用。
一個月后,王燕云打電話給姜思宇,說她爸親自來拉爾薩了,要請姜思宇吃飯。
“小姜呀,燕云說你現在不像以前那么好說話了?哈哈……”王總笑著說。
“哪里呀!王總,我在您女兒面前還是小學生,雖然我比她大,但是從商的經驗差遠了。”姜思宇假裝客氣道。
“小姜呀,雖然你的設備出過幾次故障,但是我們對你父親的發明還是很認可的,你看能不能這樣,你就四億兩千萬轉讓給我,我來負責把這個技術推向全國,我在電力行業干了半輩子,還是認識幾個人的。”王總很客氣地說。
“王總,您也知道,這個專利是老爸的,他給我的底價是五億五千萬,低了他不同意呀!”姜思宇裝作很無奈地說。
“年輕人,他知道你這個專利再過十二年就到期了,你要是要五億的話,我們就不如在等十年得了,反正這十年我們也賺不到五億,還不如等著你的專利過期。”王總鐵青著臉說。
“王總,要不我們都退一步吧!五億兩千萬!”姜思宇說。
“四億五千萬!”
“五億吧!這是我的最低價!”姜思宇說。
“四億八千萬!”
“成交!”
……
四億八千萬!能干點什么?
姜思宇這些天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他從拉爾薩飛回滇中,把專利轉讓談判的情況向老爸匯報了一下。
老爸挺滿意,他也問姜思宇,想用這四億八千萬干什么。
其實姜思宇在與王總談判的過程中就開始想了。
他想過要都投入到拉爾薩的三文魚養殖項目里,或者投到熱帶海灘溫室項目上。
但是又覺得風險太大,因為在拉爾薩到底有多大的市場,還是個未知數。
在陪著老爸去鄂爾多斯與王總簽專利轉讓協議的路上,老爸建議姜思宇,還是要走輕資產路線,可進可退。
他問姜思宇想不想搞一個APP,因為五個億搞一個APP足夠了。
APP?
姜思宇心想,搞APP確實是輕資產,因為花幾百萬也可以搞一個APP,如果搞大了,投入幾百億也不夠。
比如像頭條和抖音,每年的運營成本都是千億級別的。
可大可小、可進可退!
搞APP確實有這個好處,只不過搞APP對于他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他的知識儲備幾乎為零。
不過有了老爸的提示,讓他的思路一下子打開了,不再只拘泥于熱水發電、三文魚養殖和熱帶海灘溫室。
他的思維開始發散到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他的第一個想法是搞一個家政服務APP。
因為他以前搞過物業、搞過中介、搞過家政服務,知道如果能把小區內業主的各種信息綜合起來,會產生很大的價值。
但是現在搞著一些信息的APP也不少,比如鏈家、58同城、貝殼、安居客等,如果他要是沒有超越他們的法寶,其實是很難從他們的碗里分肉吃的。
現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服務都是以APP的形式存在,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
還有那個領域?對大家有用,但是又沒有人搞過?
他開始在應用市場里亂翻,把眼睛都翻花了。
這天,劉元曉問姜思宇玩不玩陌陌,姜思宇說他沒玩過。
劉元曉建議姜思宇安裝一個,是交友的APP,號稱是炮一友的天堂。
姜思宇心想,這種打擦邊球約一炮的APP他不能搞,要搞他就高正經的APP。
不過這也給他一個啟示,交友確實人人們的一大需求,過去可以通過QQ交友,也可以通過微信的搜索或者搖一搖交友,還有婚戀交友的,反正交友確實是很有市場的。
但是現在交友的APP也都被大家瓜分了,也沒有給他留下什么機會。
這天,他因為找不到投資的方向,而感到很無聊,于是他便打開手機刷抖音。
一個視頻映入他眼簾,題目是:如何減少無效社交。
“無效社交”!
他突然感到,他就經常參與一些無效的社交。
什么同學聚會,無非就是幾個混得好的人,召集來一些混得一般的同學,大家比一比,誰混得好。
什么同鄉會,無非就是在他鄉碰壁了,在老鄉之間找一找安慰。
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酒局,有很多時候也不知道組織者的目的是什么,稀里糊涂地就參加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