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面對這樣的情況,一條政令傳達而出:凡自愿遷往雍涼之地者,按每家遷徙人頭分地,每一人頭二畝良田,每一人頭可使開墾荒地五畝,凡新開荒之地,三年賦稅全免,三年之后,按良田地賦稅的一半繳納,再五年,恢復正常。 誘惑,這是一個赤裸裸的誘惑,要知道,這可是按人頭兒分的,也就是說,即便是家中一個孩童,也同樣可以享受與成人一樣的待遇,一人其畝田地,對于一個動則十多口人的人家來說,百來畝的田地,在中原,幾乎上已經可以作為一個小地主了。 遷徙之潮,很快便變得浩大起來,每每千百人,多則成萬人聚作一路,相攜去往雍涼。 之后兩年中,諸葛瑾似乎是將偏安于益州之地的孫、曹兩家忘卻了,一心的經營著自己所占據的地方,兩年中,諸葛恪跟隨在諸葛瑾身邊,開始接觸政務。 220年4月,夏風微涼之際,諸葛瑾忽然下令將都城遷往洛陽,正式建國為漢,史稱新漢,改國號為中華,立嫡長子之母丁婉為東宮娘娘,漢靈帝長女萬年公主劉玥為西宮娘娘,其余妻妾各自為妃嬪,新漢無后,以兩宮娘娘掌管后宮,同時,正式確定下來諸葛恪皇長子繼承人的身份,其余大臣一一封賞。 年底時,雍皇曹操在江油病逝,其長子曹昂即位登基,之后不久,新漢重臣程昱,在洛陽城中病逝,沒來得及等到近在眼前的年關,直到此時,諸葛瑾帳下的老人中,田豐、戲忠、華佗、黃忠四人業已亡故,如今在加上程昱,可謂是折了三分之一的骨干。 之后一年時間,諸葛瑾安然的呆在洛陽皇宮之中,專心的輔導諸葛恪為君之道,同年八月,有著空閑的他派人奔赴幾地,至十一月回返時,與其等同來的,多出了姜維、鄧艾、王平三人,同一時間,其下令將帳下眾人的后輩子侄召集了過來,諸如鐘會、關興、李禎、張虎等,都是一時人杰,諸葛瑾在每日教授諸葛恪之余,開始細心培養他們,以為諸葛恪接手江山后,不至于無人可用。 222年,曹昂出兵犯境雍州,自祁山出后,出散關,兵進陳倉,為守在這里的郭淮帶兵擊退。同年七月,孫策因慘敗撤退之后,心氣郁結,熬至此時,終究在病床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氣,之后不久,其弟孫權,即位登基。 223年二月,沮授病故身亡,同年八月,賈詡病逝,之后緊隨著,夫人卞玉病逝于暖玉宮,諸葛瑾哀痛,半月不得上朝。 224年初,大將關羽病逝,其子關平接受其爵位,同年,張遼、糜竺、張機、鐘繇病逝,之后不久,荀攸、徐榮、高順、管亥、文丑相繼病逝。 也是在這一年,諸葛瑾度過了自己五十歲的壽辰,卻在之后接連的變故中,哀慟不已,十月初時,于洛陽城中禪位于長子諸葛恪。同年十月,大赦天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