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二 變天-《盛唐風月》
第(2/3)頁
“不,不用了你給朕去傳命楚王和齊王,告訴他們,立刻滾回來見朕,否則朕就廢他們為庶人”
李徼原以為如此便可給他們一個震懾,畢竟還有另外三個兒子對東宮虎視眈眈,可當前去傳旨的內侍帶著臉上一道清晰可見的鞭痕狼狽回來,說是其他三位大王也在場,全都支持楚王和齊王,說是攘外必先安內,回頭一并請罪,他只覺得眼前一黑,險些沒昏厥過去。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跌跌撞撞出了這花萼相輝樓,只覺得心中又悲憤,又驚懼。
這些逆子們,怎么就不知道凡事都要有分寸儀王和太子一系被清洗于凈也就算了,延王已是母族衰微,本身又被李隆基廢黜了王位,而平原王等人逃脫就逃脫,只看至今未曾有任何音信傳來,就知道他們也是保命為主,如此便徐徐追查,何苦還要在十六王宅中掀起那樣的風波?
李徼已經完全失去了對幾個兒子的控制,政事堂中亦是為此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裴寬早已辭相,如今接替的宰相如中書令賀蘭進明,最是擅長見風使舵,李徼為人優柔寡斷,反復無常,幾個兒子爭權奪利,他這個宰相根本就制衡不住,也不想去得罪未來的東宮。從前事情鬧大的時候,他甚至不得不去使人去請京兆尹宇文審出頭,指望那幾位皇子能夠看在杜幼麟在宇文審背后撐腰的份上,少惹點麻煩。
要是姜四郎還在長安,也許不至于會像現在這樣
賀蘭進明從前最為自負的人,對杜士儀都不放在眼里,如今卻禁不住懷念起姜度的強勢。至少有姜度的強勢,就不至于縱容得那幾個皇子如此胡作非為。只可惜,李徼怎么可能全心全意信賴杜士儀的姻親?而自從張良娣自盡,姜竇兩家就已經搬離長安,天子也默許了。昔日華宅美室,如今已經成了空宅。升為中書令的他看了一眼侍中房瑪,后者當即憤而說道:“我親自去見杜幼麟,這時候只能指望飛龍騎了”
房瑪乃是當年張說執政時就頗為欣賞的人,而后又和李適之有過交情,論資歷論人脈,在朝中都頗為突出,性格為人都有些書呆子似的耿直強勢,賀蘭進明素來對其忌憚非常。此刻見房瑪竟然不問天子就打算去請杜幼麟出馬,他暗自哂然冷笑,心想這果然是個直來直去的書呆子,嘴上卻什么都沒說。直到人一走,他立刻召來一個內侍,吩咐其到天子面前稟告房瑪的自作主張,等到安排好了,他方才得意地計算起房瑪還能在政事堂多少天。
“相國,賀蘭相國”
眼見得外間一個令史猶如火燒屁股一般奔了進來,認出那是樞機房諸小吏的領,賀蘭進明登時意識到又出了大事。一想到如今十六王宅那邊還亂著,他只覺得太陽穴一陣隱隱作痛,卻還是盡量沉著地問道:“什么事?”
“延王……不,是庶人李玢兒孫眾多,流放嶺南之后,不少都還活著,于是這些人竟派人送了書信去給各鎮節度使,請求主持公道還有儀王和東宮一系幸存的皇孫甚至皇曾孫,也都散出去很多檄文”
那令史氣急敗壞說到這里,見賀蘭進明已經震驚得無以復加,他卻又不得不硬著頭皮說下去:“其中有幾張檄文送了過來,檄文中說,陛下本來就不是復推之后得臣子擁戴登上大寶的,也不僅僅是因為運氣,而是本來就設計了南陽王和儀王,又用花言巧語擠兌了平原王退出,這才最終撿到了皇位。”
賀蘭進明只覺得渾身汗毛根都立了起來。他噌的起身,快步到了外頭,見廊下院內都無人,他方才稍稍放下一點心,畢竟,李徼最忌諱的便是別人提到他如何得位的問題。等到重新回到座位上,他搶過那令史手中的幾張紙,一目十行匆匆掃了一遍,登時想到了當年則天皇后武氏執政期間,那些大唐宗室因反對和叛亂而遭到的殘酷清洗。
難不成現如今當年那場慘劇又要重演?不,當年和現在情勢不同,現在的情勢更糟糕
“先不要奏報,等十六王宅那邊有結果再說。”
賀蘭進明終于做出了決定,吩咐那令史注意搜集這方面的所有消息,管控中書門下五房的輿論,他方才把人打了下去。可是,有這樣一個壞的不能再壞的消息橫插一腳,他再也沒心思算計房瑪何時去職,更多的是擔憂時局。可就在他枯坐等消息,度時如日甚至如年的時候,等來的卻是房瑪因為沒請得圣命在杜幼麟那碰了個釘子回來,又被李徼召去了紫宸殿的消息。
這一次,作為始作俑者的他即便再希望房瑪滾蛋,自己能夠援引盟友入政事堂,卻不得不硬著頭皮前去雪中送炭。因為他很清楚,如果房瑪真的因為自作主張而被罷相,又或者是遭到更嚴厲的處分,但使眾多被流放的宗室四面亂寫信亂檄文的消息傳開,李徼勃然大怒,未必會按照自己的心意往政事堂里頭加設一個人,到時候難不成他這個宰相一個人頂缸?此時此刻,他唯一慶幸的是李徼登基之后就大多呆在大明宮,自己從政事堂趕過去路途不長。
即便這段路不算最長,可宮中不得騎馬,當他最終來到紫宸殿,已經是大約兩刻鐘之后的事了。在那高高的臺階前,他迎面撞上了兩個臉上帶著幾分煙熏火燎的焦黑,衣衫上還有斑斑血跡的男子下來,看那服色,他立刻認出是楚王李仿和齊王李代。盡管在從前,宰相的實際地位往往高過親王,可李徼這些兒子趾高氣昂驕橫跋扈,沒有一個省油燈,賀蘭進明不得不在禮數上更恭敬一些,可李仿和李代卻連還禮都不屑,只微微頷就撂下他揚長而去。
賀蘭進明好歹也是士林中有名的人物,受到這樣的輕視,他只是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隨即便招手叫來一個內侍,低聲問道:“兩位大王這是從十六王宅回來見陛下的?”
“是。”那內侍見楚王和齊王都已經走得遠了,這才敢悄聲多解釋兩句,“御史臺大牢已經被填滿了,陛下大雷霆,可兩位大王卻一意孤行……這里來了兩位大王,御史臺那邊還有三位大王。唉,怪不得御史中丞年前換人,換上的都是這些大王的應聲蟲啊”
賀蘭進明只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但更多的還是悲哀。李徼這天子當得實在是太窩囊了。既然有君臨天下的名分,真的痛下決心收拾幾個逆子,振臂一呼就會應者云集,用得著如今這樣只能在宮中跳腳?他沒有再問什么,撩起袍角就開始沿著一級級臺階上去,等到了紫宸殿外,他便聽到了里頭房瑪那招牌大嗓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