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廢話不多說,13寫小說也有幾年了,《風水師秘記》經過了長久的沉淀,相信不會讓大家失望! 大家可以在黑巖閱讀搜索《風水師秘記》,或者,搜13的作者名,靈異13號,就可以看到13最新,最勁大的懸疑故事~ 歡迎大家前來捧場,謝謝各位老朋友~ 下邊,是第一章試讀。 我的爺爺叫楊青松,他說過,幾百年前,我們村叫斬龍村。 《蒼龍縣縣志》有記載。 明初,太祖朱元璋突發疾病,身體三處疼痛難忍,如芒刺在身,無法下榻。劉伯溫燒龜甲,撒銅錢一算,便知,應天府正西,有人作祟。 他帶人連夜西去,抵達蒼龍山下。 山勢如龍,龍首猙獰,龍口正對應天府方向。 劉伯溫看出,此山乃風水局。 山中龍氣氤氳,已經達到了臨界點。要是再耽擱月余,有人若借龍出山,大明恐怕要改朝換代。 他立刻命人,將此山挖斷。 可是挖了幾天,山體總會在他們夜間休息的時候,重新恢復。 劉伯溫一想。 四象五行,青龍屬東方,屬木,金克木,金屬西方,屬白虎。 白虎克青龍,他命人尋遍附近道觀,終于找到一枚青銅白虎印,作為鎮物,在龍口風水位埋下,再讓手下繼續挖。 這次不一樣了。 他們很快就挖到了一根很粗的樹根。 可士兵們無論用什么方法,都斬不斷這條大樹根。 劉伯溫知道,這樹根就是龍脈的關鍵,他又上前,焚香禱告。 以帝王銅錢劍,一劍劈下。 一瞬間,烏云蔽日。 天空一道悶雷,破空而下,隨著劉伯溫的一劍,生劈在這大樹根上,大樹根就此被從中斬斷。 山中隱約聽得一聲哀嚎。 斷根的部位,血流不止,竟染紅了整個斷頭谷。 附近十里八村,空氣中的血腥氣,一直飄蕩了月余,才逐漸消散。 不過,斷了蒼龍山龍脈,朱元璋的病很快就好了。 幾天后。 下方報傳,李靖王的死訊。 死狀詭異,如同身中三箭而死。 其實,多年前,李靖王就因為謀逆之嫌,被太祖所貶,所去之處,正是蒼龍山。 李靖王這些年不思悔改,在蒼龍山休養生息,以風水造龍,想要謀逆,卻不料,被劉伯溫一劍斬蒼龍,破了風水局。 風水局被破,李靖王死于反噬。 山下村落,由此得名斬龍村。 只是,時間長了,村名方言口口相傳念轉了音,成了盞樓村。 蒼龍山,其實就在我們盞樓村的后山。 我叫楊慕凡。 小時候,爺爺經常帶我上山。幾乎每隔半年,我們就要去蒼龍山一次,爺爺也不說干什么,只是帶我看看。 村里其他人,都把蒼龍山當做禁地。 所以,我小時候常被人疏遠。 到了學齡,爺爺也沒有讓我去上學,享受義務教育。 他反倒是自己教我識字,還給了我一本筆記,叫做《風水師秘記》。 這個一本非常厚實的手抄本筆記,看起來破破爛爛的,但外邊卻有著一張羊皮和一張麻布,包裹的非常嚴實。 我從小學習里邊的內容,山、醫、命、相、卜等等,各種內容,五花八門。 爺爺說,這些內容晦澀難懂,要慢慢學。 可我卻覺得,這些內容很有趣,學的很快。 十八歲那年,這本爺爺說他自己看了大半輩子都只看懂了不到半本的筆記,我卻已經爛熟于心。 只是,爺爺卻告訴我一個禁忌。 筆記最后被粘住的三頁,千萬不要打開! 學完那天晚上。 我做了個怪夢。 我夢見一頭瘦骨嶙峋的老龍,匍匐跪拜在我面前。 它的腦袋與身體分離,不在一處。 老龍奄奄一息,求我救他。 我看他可憐,也就沒有拒絕。 早上。 等我醒來。 盞樓村門庭若市,前所未有的熱鬧。 我們村地處偏僻,交通也不好,村民的日子過的苦不堪言,平日里一年見不了幾輛私家車。 可今天一早,村子里只要能停車的地方,全都停靠著一輛又一輛的豪車。 有的人拿著羅盤,有的人拿著銅錢劍,桃木劍,八卦鏡等等,各色各樣人,年輕的,中年的,年老的都有。 爺爺說,這些都是大人物。 白衣是北山派的,青衣是南醫派的。 黑衣是西命派,而那些穿麻衣的,是東相派。 除此之外。 還有一個中卜派,但是,今天沒人過來。 這些大人物,在村里向導的帶領下,全都去了蒼龍山腳下。雷雨還沒停,他們也不怕危險。 清晨的蒼龍山,還在云霧繚繞之中,猶抱琵琶半遮面。 聽村民們說,昨天晚上電閃雷鳴,山里一直隆隆直響,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我就問爺爺,咋回事? 爺爺說,山塌了。 塌陷的部分,把斷頭谷給填了起來。 他拿著煙袋鍋,抽了一口,徐徐吞云吐霧,笑著感嘆。 “哎呀,這被誠意伯斬斷的那條龍脈,幾百年后,竟被人接上了。也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的大手筆啊!” 后來,這些風水大拿們還在蒼龍山下,發現一古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