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開始的地方-《賊天子》
第(1/3)頁
此時,不僅是李云一家離開了金陵,金陵朝廷的一部分官員,也跟著李云一起,離開了金陵,這其中有一部分工部的官員,是跟著李云一起到宣州去,準備給老李家修祖墳去的。
準確來說,應該是修祖陵了。
雖然李云自己內心,對于這種勞民傷財?shù)墓こ滩⒉皇呛芨忻埃牵@的的確確是他當前必須要去做的事情之一。
因為這是這個時代最強大的工具,幾乎沒有之一。
禮制。
禮制,或者說規(guī)矩。
只要禮制推行下去,天下間大多數(shù)人都會循規(guī)蹈矩,按照這套既定的規(guī)矩來辦事,而在這套規(guī)矩里,李云這種統(tǒng)治者,無疑是最大獲益者。
因此,他也要奉行這些規(guī)矩,比如說,他現(xiàn)在是吳王,將來還要正大位,那么他李家的祖陵就必須要修起來,將來還要世代供奉。
因為要推行一個“孝”字。
這個孝字,并不只是父子母子之間,或者說長輩晚輩之間的孝,君臣之間,也是一個孝字。
雖然說這種理念,對于一些野心家,或者說利已主義者來說,他們可能會嗤之以鼻,心里完全不以為然。
但是。
是真的會有一大批人,奉行這種觀念,視天子為父的。
如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新的統(tǒng)治政權,才能夠在這個時代確立下來。
在這套規(guī)矩里,李某人當然可以做到無矩的境界,但是就長遠考慮,他自己遵奉這些規(guī)矩,無疑是好處多多的。
至少,不會是什么壞事。
除了這些工部還有禮部的官員之外,其他從金陵離開的官員,則不會在宣州停留,而是會直接趕往洛陽,投身進洛陽朝廷的建設之中。
對于這些官員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時代,因為新朝太缺人了,完全不會有什么“卷”的概念。
只要稍微像點模樣,都能夠在江東朝廷做個一官半職。
尤其是此時,奔赴洛陽的時候,大家到了洛陽,依舊是職多人少的狀態(tài)。
絕大多數(shù)官員,此時都是興致勃勃的,甚至沒有多少背井離鄉(xiāng)的哀思。
因為當官嘛,基本上都是要離開家鄉(xiāng)的。
就在這一部分官員趕赴洛陽的時候,李云一家人,也已經抵達了宣州境內,他們剛到宣州,宣州刺史便帶著一眾官員,畢恭畢敬的跪在了王駕之前,迎接李云一家人的到來。
等李云帶著幾個孩子,還有薛王后下了馬車,這些官員都跪地叩首,拜伏在地上,口稱王上。
李某人看著這些人,深呼吸了一口氣。
到如今,他已經基本上適應了這個時代的規(guī)矩,但是看到這種場面,內心深處,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不太踏實的。
這些想法,只是在他腦海里轉了轉,他正想說話的時候,余光瞥到了一旁的長子李元。
此時的李元,不過六七歲的年紀,但是面對一群官員的跪拜,他完全沒有絲毫慌張。
泰然自若。
因為…他生來似乎就是如此。
“父王…”
李元注意到了李云的表情,他開口問道:“您怎么了?”
李某人回過神來,微微搖頭:“沒什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