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三管齊下-《賊天子》
第(1/3)頁
另一個世界里,行省制度起始于元朝,稱作行中書省。
不過元的行省,地方上的各個行中書省俱設丞相,各種權力俱在一人身上,容易引起地方割據,因此到了明朝之后,朱太祖在地方設三司使衙門,以絕除割據之患。
雖然到了中后期,因為各方各面的原因,朝廷開始下派巡撫,統管各省,最后甚至派出了總攬地方一切權柄的總督,但那都是時局所限。
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朱太祖弄出來的這個地方三權分立,還是相當好用的,至少可以讓某一塊區域的州縣能夠被統一管理,又不用擔心地方勢力做大。
李云一早,就準備推行這個制度。
至于叫江東道,還是江東省,反倒不是那么要緊了。
當然了,在這這種大政方針上,李云還是相對比較謹慎的,他推行這些大政的時候,往往是在某一塊地方試行,先看一看成效如何,再做決定。
畢竟,每一個年代的時代背景,社會環境乃至于人文條件,都全不相同,同樣一個政策,可能在另一個時空好用,在這個時空不一定好用。
也可能在這個地方好用,在另外一個地方卻又變成了惡政。
因此,李云很是小心謹慎,準備先在他的大本營,也就是江南東道試行三年,等見了成效之后,再推行全國。
杜謙抬頭看了看李云,然后低著頭,感慨道:“陛下在理政上的風格,與領兵的風格,真是全然不同。”
李云帶兵的時候,講究一個侵掠如火,整體風格非常狂暴,早年的時候,他甚至陣陣親自沖陣,異常生猛。
但是到了政事上,李云又會變得沉穩許多,一些要緊的事情,他基本上都要先聽過當事方的意見建議,然后再慢慢考慮。
比如說新修唐律的事情,為了這一件事,單單是在野的那些,李云就已經見過不少次了。
一些更要緊的大政方針,李某人基本上都是試行三年。
要知道,李皇帝當年打中原的時候,基本上是收到消息之后,當機立斷,立刻就帶著弟兄們殺往中原來了。
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交織在一起,讓杜相公也覺得有些神奇。
李云倒是沒有這種感覺,他看著杜謙,笑著說道:“受益兄,我雖然才做了半年皇帝,但是先前在江東,也理過政事。”
“兵貴神速,打仗當然要快要狠,但是理政就截然不同了。”
李某人微微搖頭道:“行軍打仗,哪怕戰敗,吃了小虧,至多是千人萬人的傷亡。”
他看著杜謙,正色道:“要是惡政。”
“波及的便不是千人萬人,而是百萬,千萬人了。”
他伸手敲了敲桌子,開口說道:“咱們這個試行的法子,將來的后生們,也應當繼承下去,凡有大政,應當試行,并派駐官員,以觀后效。”
杜謙聞言,先是點了點頭,然后開口說道:“不過這樣一來,效率就會低上很多。”
“有可能要拖累朝廷。”
李云摸了摸下巴,思索了一番之后,開口道:“大政不大政的,也是后人自己界定。”
他微微嘆了口氣:“罷了,不管是你還是我,都管不了這許多,你我二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