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罪己詔?-《賊天子》
第(2/3)頁
“準備直接兵進榆關!”
…………
洛陽,甘露殿里。
戶部尚書杜和,以及宰相卓光瑞,新相許昂,新相陶文淵,都坐在下首。
李皇帝翻看著手里的文書,大皺眉頭。
此時是夏天,今年夏汛,大河決堤,死人無數。
此時,單單是報上來的,就有至少十幾萬百姓死在了這場洪災之中,可能有百萬甚至更多的百姓無家可歸。
皇帝陛下一封封奏書看完,等看到最后一封奏書之后,勃然大怒,狠狠的拍了拍桌子:“混賬,混賬!”
他抬頭,怒視了一眼新拜相的原禮部尚書陶文淵,怒聲道:“你們禮部的官員,真是胡鬧!”
說完這句話,他將手里的奏書,直接扔到了陶相公面前,因為奏書太長,紙頁紛飛。
陶相公面不改色,低頭把這奏書撿了起來,然后拿在手上,認認真真看了一遍。
這是禮部一個郎中上書。
大概的意思是,大河決口,無數百姓遭難,無家可歸,歸根結底是因為天人感應,因為皇帝無道。
而皇帝為什么無道?
因為皇帝至今不肯與民休息,還在對外征伐,好容易停歇幾年,如今幽燕戰(zhàn)事又起。
他說的話,還非常有理有據。
大概的論據就是,從章武元年到章武七年,天下雖然不能說年年風調雨順,但是大抵上沒有太大的災禍,尤其是章武六年章武七年這兩年,各地還真算是風調雨順。
那么今年,為什么大河決堤,百姓招災了呢?
因為今年,皇帝陛下對幽燕動兵了。
刀兵不祥,因此惹來上天震怒,降下災禍。
而他給出的建議也很簡單,就兩條。
第一條,讓李皇帝罷兵休戰(zhàn),與民休息。
第二條,讓皇帝下罪己詔,跟上面下面都認個錯。
跟上面認錯,自然就是向老天爺認個錯,向下面認錯,就是把詔書給臣民們看,向臣民們認錯。
“你娘的!”
皇帝陛下越想越氣,最終還是沒忍住爆了粗口,罵道:“還讓我下罪己詔,我都沒有想明白,我到底錯哪了!”
此時,陶相公終于把這奏書看完了,他深呼吸了一口氣,對著李云低頭道:“陛下,臣已經不任禮部尚書了,禮部的官員,也跟臣沒有關系?!?
陶文淵拜相,不像是當初卓光瑞那樣,還兼任部事,他是做了宰相之后,也卸去了禮部尚書的差事。
這是常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