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李唐二世-《賊天子》
第(1/3)頁
之前的十幾年時間,李云手底下最缺的就是治理型人才,從占據江東道開始,就已經開始缺了。
后來做了皇帝,也是這個原因,因此當時不得已,用了大量的武周舊臣,讓他們依舊做原來的職位,從而保證政權能夠保持穩定,讓新朝能夠順利運轉。
這些周臣的比例,其實不小,雖然李云不可能讓他們任太過要緊的位置,但是足夠龐大的數量,依舊是一股不小的勢力,比如說眼下六部之中,就有不少周臣。
要不然,以當初江東的班底,可能六部的堂官都湊不齊。
而現在,七年多時間過去,這七年時間連常科帶制科,李云已經錄取了四批進士,填充進了朝廷的各個缺位當中,到如今,也到了開始清理當初武周殘余的時候了。
這是遲早要做的事情。
倒不是說以出身論人,而是新王朝需要完成血液更替,等到朝廷上下大多是從他李唐朝廷考出來或者是選拔上來的官員,周臣只占很小比例的時候,這個新朝廷才算是正經立住了。
杜相公給李云倒了杯酒,然后開口說道:“陛下,臣以為,朝廷臣子輪替是應該的,但是不應該完全按照出身來論對錯,比如說這一次大河決口,但凡是上書朝廷,以天人感應攻訐陛下的,都應當立刻,或者是找機會,把他們從朝廷里剔除出去。”
“不過,舊周臣子之中,也的確有一些,是能夠實心用事的,這些人不僅能力充分,而且經驗豐富,他們留在朝廷里,其實是好事情。”
李云點頭:“這個我知道。”
“所以,這個事情是一個長遠的事情,不是一年兩年,也不是三年五年的事情。”
“但是趨勢是要這么個趨勢。”
李皇帝呼出一口酒氣,開口說道:“這事我會著手去做,受益兄你也要著手去做,但是要盡量留下舊周臣子之中的些許人才。”
“對了。”
李云揉了揉眉心,開口說道:“咱們說的這個舊周臣子,是說開國之后投效本朝的,開國之前就已經在江東辦差的,不在此列。”
杜謙聞言,這才笑了笑,開口說道:“陛下這么說,臣就放心了,畢竟臣與三兄,也在舊周做過官。”
李皇帝啞然道:“我不是也做過舊周的官?”
兩個人對視一眼,都是相視一笑。
這一場酒,喝了一個時辰左右,等到杜相公已經有些暈乎的時候,李皇帝才讓人扶著杜相公離開,當夜,因為杜相公醉的太厲害,就睡在了宮里。
次日是朝會的日子,精力充沛的皇帝陛下依舊起了個大早,早早的在太極殿坐朝,這一次朝會上,皇帝陛下宣布了太子妃的人選,太子殿下的婚事,以及讓太子參政議政的事情,殿中文武百官,俱都對著太子下拜,口稱千歲。
朝會之后,太子殿下來到了太極殿的后殿,對著父親欠身行禮,深深低頭道:“父皇。”
李皇帝這會兒,正在翻看前線的軍報,聞言抬頭看了看自家的好大兒,對著他招了招手,開口笑道:“來來來,近前來。”
太子李元先是低頭應了聲是,他猶豫了一下,開口說道:“父皇,兒臣是有事情,向您請教。”
李云放下了手中的毛筆,看了看眼前的兒子:“你說。”
李元也抬頭看了一眼父親,想了想,開口說道:“父皇,孩兒雖然在六部都觀政過,但是從來沒有處理過政事,這會兒父親突然讓孩兒參政議政,孩兒心中忐忑。”
說著,他對著李云下拜道:“請父皇教我。”
李皇帝看著他,沉默了一會兒,微微搖頭道:“你自小被你外公帶的,太像個讀書人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