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史書上的李云-《賊天子》
第(1/3)頁
兗州,泰山腳下。
一座臨時的行宮,正在緊鑼密鼓的修建之中,負責修建這座行宮的,是杜謙杜相公,晉王李正,還有皇三子鄭王李蒼。
主要是杜相公負責把握大局,晉王李正負責統籌,而鄭王李蒼負責出錢。
算上這一次出行,在位近二十年,李云一共從皇城里出來三次。
不同于其他皇帝,所到之處處處修建行宮,一定要搞出符合自己身份的禮制,李云很少修建行宮。
或者說,他就沒有修建過行宮。
他出行的時候,如果宿在野外,那就搭建大規模的臨時帳篷,稱作皇帳。
如果在大城市駐留,那么就臨時住在當地的大戶人家家里。
比如上一次到關中的時候,李云就是住在秦王府,連舊周皇宮都沒有去住。
要是住在金陵,那就有現成的皇宮,也不必要再去修建什么行宮。
兗州的這座被稱為泰山行宮的天子行宮,是李皇帝入主天下以來,修建的第一座行宮。
之所以修建泰山行宮,當然也有李云自己的考量,主要是政治上的打算,他雖然對后世子孫并不強求,但還是盼望,將來的兒孫們,也能完成足以封禪的偉業,然后住進這座泰山行宮里。
當然了,要是有不要臉的子孫,沒有功德非要來住,那也沒有辦法,多少也能省下點錢了。
這天,杜相公拉著禮部尚書,一起去攀登泰山,一邊登山一邊商議祭天當天的具體流程,而晉王爺則是留在泰山山腳下的行宮里,與鄭王一起,視察這座還在建設之中的行宮。
大概看了一遍之后,晉王爺才笑著說道:“三郎現在真是發了財了,這么大一座行宮,你說蓋就蓋起來了。”
鄭王苦笑道:“說白了,這都是父皇自己掏的腰包,我只是替父皇代管那些財物而已?!?
說著,他也有些感慨,說道:“還好,父皇明說了行宮修在山腳下,要是像幾位相公說的那樣,修在半山腰,那可就不止這些花費了,耗費的時間也遠遠不止幾個月。”
晉王爺左右看了看行宮現場,然后笑著說道:“你那父皇,愿意傷財,卻未必愿意勞民。”
“這要是修在泰山山腰上,時間來不及不說,恐怕要死不少人?!?
大料運輸,不管是木料還是石料,在這個時代都是巨大的問題,在平地還好處理,要是真的運上山,以天子行宮的規格,一個工程建成,死個幾百人都不是什么稀奇事。
鄭王點頭說道:“侄兒小時候,很少能知道父皇是什么樣子,只覺得父皇橫掃天下群雄,很是厲害,這幾年成人,出來做事之后,才慢慢見到父皇的圣德之處?!?
晉王爺笑了笑:“他小時候不這樣?!?
說到這里,晉王爺頓了頓,搖頭道:“后來某一天,突然就成了個大好人,慢慢一路,竟真的就拯救了天下蒼生了?!?
鄭王平日里,跟晉王李正交流的機會并不多,因為他自覺得自己出身問題,從小就不會像太子還有秦王一樣,跟晉王那么親近,此時聽晉王提起自己的父親,他便順著問道:“三叔,我父皇小時候是什么模樣?”
晉王爺摸了摸下巴,回答道:“大概跟你二哥的性子差不太多。”
鄭王想了想,然后開口笑道:“難怪三叔很喜歡我二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