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卷 走江河 第一百一十二章 見枯骨-《劍起青冥錄》


    第(1/3)頁

    南下葉逍然的生活,規律得近乎刻板。

    每日天未亮,他便會在寄宿的客棧房間或野外尋得的僻靜處醒來,盤膝而坐,運轉那部得自大天師張則鏡的《上清養神錄》。此法門中正平和,重在溫養神魂,固本培元,對于他之前因“本源之爭”而受損的魂源,有著極佳的修復效果。靈力隨著法訣在經脈中緩緩流淌,如同涓涓細流,不追求磅礴洶涌,只求精純綿長,潤物無聲。他能感覺到,自己筑基中期的境界正在一點點夯實,神魂的疲憊感也在逐漸消退,靈識感知的范圍與敏銳度,甚至比受傷前還有所提升。

    練氣之后,便是讀書。

    他隨身攜帶的行囊里,除了必要的衣物丹藥,最多的便是書籍。并非什么高深的道法典籍,反而多是些山川地理志、風物游記、史書雜談,甚至還有一些市井流傳的話本小說。這些書,有些是凌文淵所贈,有些是他在沿途城鎮的書鋪里淘換來的。

    他讀書時很安靜,常常在路邊的茶棚、渡口的石階、或是夜晚客棧昏黃的油燈下,一坐便是大半個時辰。目光掃過泛黃的書頁,心神卻仿佛隨著文字,神游八極,俯瞰著這座天下的壯闊與細微。他讀黃河的變遷,讀前朝的興衰,讀邊塞的詩句,也讀才子佳人的悲歡。這些文字,如同點點滴滴的墨色,浸潤著他那顆經歷過極致痛苦、變得有些冰冷和封閉的“殘心”,讓他看到這世間除了殺戮、背叛與失去之外,還有傳承、堅守與溫情。

    他不再刻意去回憶潼谷關的烽火,不再沉溺于平安集幻境的破碎,而是嘗試著以一種更抽離、更平和的視角,去理解他所經歷的一切。讀書,成了他修復心境、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

    而行路本身,亦是一種修行。

    他走過繁華的城鎮,見過販夫走卒的艱辛與樂觀;穿過荒僻的山野,感受過自然的雄奇與無情;渡過湍急的河流,體悟過“逝者如斯”的時光流轉。他不再急于趕路,遇到有趣的集市會駐足觀望,聽到動人的鄉野小調會側耳傾聽,嘗到特色的地方小吃也會細細品味。

    他背后的桃木劍始終安靜,丹田竅穴內的青冥劍元亦沉寂如深潭。他已有許久未曾主動練習過劍術,未曾引動過一絲青冥劍意。并非遺忘,也非畏懼,而是一種下意識的“藏”。大天師的贈劍與叮囑,劍道魁首夢境中的點撥,都讓他明白,此刻的他,需要的不是鋒芒畢露,而是沉淀與積累。劍在心,而非僅在形。

    這一天,或許是因為連日趕路帶來的疲憊,或許是因為春日暖陽過于熏人,又或許是心境在長時間的蟄伏與閱讀中達到了某個松弛的臨界點,一向自律的葉逍然,竟在寄宿的客棧房間里,睡過了頭。

    陽光透過窗紙,在屋內投下明亮的光斑,塵埃在光柱中飛舞。葉逍然依舊沉睡,眉頭微微蹙起,呼吸略有些急促,顯然陷入了不同尋常的夢境。

    夢境伊始,是一片無邊無際的、令人窒息的灰暗。

    沒有天,沒有地,沒有聲音,沒有氣味,只有一種純粹的、吞噬一切的“虛無”與“死寂”。這種感覺,比他經歷過的任何痛苦、任何絕望都要深沉,那是存在的對立面,是萬物終結后的歸宿。

    在這片灰暗的中央,十七座巨大的陰影,傲然矗立。

    靠近了看,那并非是山巒或建筑,而是……十七具龐大無比的枯骨!

    它們形態各異,有的似人形,卻頭生巨角,背覆骨翼,高達百丈;有的如巨獸,獠牙森然,骨架嶙峋,蜿蜒如山脈;還有的呈現出難以名狀的扭曲形態,仿佛來自不可知、不可名的異度空間。它們的骨骼并非慘白,而是一種暗沉如鐵、仿佛浸透了萬古歲月與無盡死意的灰黑之色,上面布滿了猙獰的傷痕與腐蝕的痕跡,隱隱有暗淡的、不祥的符文在骨縫間流轉。

    盡管已然化為枯骨,但它們依舊保持著一種昂然挺立的姿態,空洞的眼眶齊齊望向灰暗的深處,仿佛在凝視著某個大敵,又像是在守護著什么,或者……等待著什么。一股股磅礴、混亂、卻又帶著某種古老威嚴的殘余氣息,從這些枯骨身上散發出來,交織在這片死寂的空間,形成一種令人靈魂戰栗的壓迫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