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魏珩道:“不敢瞞圣上,其實是臣心累了。本來同她的緣分,就是陰差陽錯,之后臣恢復記憶回京來,她義無反顧跟著臣回京。臣當時從沒想過許她妻位,而她那時候也是心甘情愿無名無份跟著臣的。但人心異變,她變了,臣也變了。當她搬離國公府時,臣才意識到自己對她的情意,但這時候再想著挽回,似乎是晚了。” “原臣還覺得能有彌補和挽救的機會,但后來圣上親自賜婚,她都當眾拒絕……臣這才知道,原來早在很久之前,臣同她便沒了緣分。” “既如此,倒是不如不再糾纏。” 魏珩言畢笑了一笑后,也頗自嘲的搖了搖頭。仿佛是在告訴武宣帝,他之前為顏氏所做的那一切,都是不值得的。 武宣帝看了他一眼,而后道:“朕原還以為你欲同謝家小姐定親是謠傳,如今看來是真的了。只是……唉,這謝小姐福薄,這么年紀輕輕的,就香消玉殞了。” 魏珩只陪著應付了兩句,沒再多言。 隔日,便有太后懿旨送到了顏熙這兒,說是明德太后宣顏熙入宮。 這次來傳懿旨的,仍是那個嬤嬤,顏熙認識她。 但顏熙心中也清楚的知道,之前太后宣自己入宮,是因為那時候她同魏珩之間的事滿京城傳得沸沸揚揚,太后也想助一臂之力。可如今,她同魏珩早就是過去的事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同魏珩注定不再可能……而這時候太得詔入宮,不免叫人心生疑竇。 顏熙拿捏不準,太后此舉,到底是何意思? 但形勢逼人,也容不得顏熙多想。所以,顏熙一句也沒問,只是應下了嬤嬤的話后,便說去換身合適的衣裳后就隨其入宮。 顏熙進宮后,在明德太后的寢宮內不僅瞧見了太后,還看到了圣上。 一時間,顏熙隱約能有些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但她沒敢多想,只垂著頭過去,先給太后同武宣帝請了安。 太后仍是一如既往的慈愛和睦,她喚了顏熙起后,就叫顏熙到她身邊去。 而此刻,武宣帝也同顏熙說了幾句:“難得你能得太后的喜歡,闔該多入宮來陪陪太后才是。朕聽說,連司制司里的女官手藝都不如你,你何不到宮里來,陪在太后身邊?” 武宣帝說的這些,之前明德太后也問過顏熙的意思,顏熙當時委婉的拒絕了。她拒絕,太后便尊重她自己的選擇。畢竟簪活最珍貴的是手藝,只要有這個手藝,不論是留在宮里,還是呆在民間,都一樣。 所以對此,還未待顏熙開口答話,太后就先開口幫其拒絕了。 “宮里呆久了的女子還想著等到了年紀就被放出去婚嫁呢,何故人姑娘年紀也不小了,卻又要叫她留在宮中?依哀家看,她如今這樣就很好。”明德太后頗嚴肅的看向武宣帝,認真道,“圣上,不是所有人都貪慕榮華富貴,都喜歡要權要勢的。” 明德太后說者無心,但武宣帝聽者有意。他這會兒聽著太后的話,不免也想到了當年他為了權勢、為了皇位而大肆屠戮先太子府一事。 武宣帝臉色有些變了。 他沒接太后的話,只是肅穆望著顏熙問道:“魏家的魏珩,到底做了什么叫你痛恨之事?以至于他那樣為你,你竟都絲毫不為所動。連朕的賜婚,你也敢拒絕。” 顏熙忙跪了下來,匍匐在地,頗有些顫栗地回道:“民女有罪。” 明德太后見狀,便也偏袒著顏熙道:“自古以來,圣上賜婚都是喜上加喜的,若是賜出了悲劇,圣上倒不如不蹚這渾水。” 武宣帝反倒是笑了起來,他朝明德太后說了個“是”字。 但很快,武宣帝目光又轉去了顏熙身上,他繼續問顏熙話,只是語氣緩和了不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