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旁支嫡女》
第(3/3)頁
“敏哥兒,快來,今日學的如何了?”鄉君拉著敏哥兒上下打量。
她只有這個兒子,丈夫不爭氣,分家之后,更是一落千丈,如今不過靠著分的些祖產過活,糊口而已。
比起在侯府,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在侯府中,山珍海味仿佛取之不盡,三不五時還要宴飲,衣裳首飾一季都置辦,還要月供銀子拿,除此之外,侯府還有府醫,想開什么補品成什么方子,直接說一聲就行。
以前早點都是喝燕窩粥,這燕窩粥固然也算不得什么好東西,但是入口即好,現下卻是能吃粳米粥都不錯了。
如此,她更盼著敏哥兒能夠一飛沖天。
沒想到敏哥兒卻道:“娘,我聽學里的羨哥兒說九曲橋好玩兒,還有焦包好吃,那里放風箏的人極多,您能不能——”
“住嘴,你是去讀書的,怎么能光想玩的事兒,要知道沒幾個月就得分上中下舍了,難道你想去下舍?”鄉君簡直怒不可遏。
她出身皇室,但因為是郡王重孫女,雖然獲封鄉君,可惜交際也不多。
女子嫁人之后,多看丈夫官位,如蜜娘是因為方惟彥有同儕,上官,就經常出去外面走動,但方惟廷認得的都是一些酒肉朋友,誰會有那個見識?
她好不容易找到的書來,要監督兒子讀書,沒曾想他還想玩兒。
敏哥兒一下就哭出來了。
蘭茹忙上前勸道:“三太太,敏哥兒還小呢。”
看敏哥兒小臉赤紅,鄉君也是不忍,放柔了聲音:“敏哥兒,娘聲音是大了些,但你要知道,娘絕對沒有壞心思。”
蘭茹和桐葉讓敏哥兒的乳母帶他下去哄著,鄉君見兒子哭的抽抽噎噎的,又覺得自己的話說重了。
丫頭們當然也看出她臉上的愧疚之色,忙道:“您放心,敏哥兒肯定能體諒您的。”
鄉君有些憤恨道:“若非是他方惟彥要分家,我們也不會落到如此地步。他自己是平步青云了,可別人呢?”
蘭茹點頭:“是啊,四爺是大學士,四太太又是官家千金,首輔夫人的干女兒,她們巴不得開府別住,生怕別人討好。可是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難保沒有他們自己落魄的時候,到時候別人也一腳將他們踢開,她們又將如何呢?”
不說主子們,就說她這個丫頭,以前在侯府,一個月月銀二兩,因她還兼顧敏哥兒,敏哥兒一個月八兩銀子也在他手上,還有四季衣裳和各色緞子福利,可比現下好多了。
打個比方,以前她可以三不五時吃鱸魚,鴿子湯,現下難得見葷腥。
說起來真是氣憤。
鄉君常常的嘆了一口氣:“我倒不是為別的,而是敏哥兒將來如何是好?你說那羨哥兒是何居心。他回家了,有個翰林老子教,我們敏哥兒呢,若不勤學,將來如何是好?”
她這樣的抱怨,敏哥兒也不小了,經由蘭茹傳到他耳朵里,敏哥兒也和羨哥兒生疏了不少。
羨哥兒回來說給蜜娘和方惟彥聽的時候,蜜娘就和他道:“生疏就生疏吧,日后你越往高處走,會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平日里,也不要表現出來。”
這種教育方法,方惟彥忙道:“你娘說的固然不錯,但是兄友弟恭,男子漢要有寬大的胸襟,些許小事不要放在心上。”
羨哥兒攤手:“爹,您和娘其實說的是一個意思,只是您說的好聽點罷了。”
方惟彥失笑:“臭小子。”
分家會這般,蜜娘又豈能想不到,但是常雨珠卻是很高興,因為實在是節約了太多了,方惟鈞又有正經差事,油水還豐厚,她還有什么不滿的。
掐尖要強的心也因為方惟鈞時常來信,變得越發的平和了。
因此,常雨珠對羨哥兒投桃報李,安置的十分妥當。
這讓蜜娘不禁感嘆,原來人只要有愛,都不會那么尖銳。
再者,兩家不在一個鍋里吃飯,反而走動更頻繁。羨哥兒有親祖母和親嬸娘疼,又有東安侯本就歡喜這個孫子,手把手教他射箭,羨哥兒對敏哥兒的疏遠,也就不那么在意了。
對比起來,要說宮里的人除了鄭豆娘心態很穩之后,因為皇帝椒房獨寵,后宮失衡,范玉真比起鄭豆娘來,沒那么能彎的下腰,她生的五皇子選伴讀的事情,皇上就好似忘記了一般。
在宮里也是如此,母憑子貴,子也憑母貴。
皇長子不受寵,是因為郭瑾妃向來不得皇上歡喜。
卻說新后千秋,眾命婦都要進宮拜壽,畢竟這位繼后很得皇上寵愛,算得上是椒房獨寵了。
蜜娘也是隨大流一起進去的,夏皇后并不是長在京中,對諸位命婦都不大認識,旁邊雖然有個資深的嬤嬤在提點,但她仍舊笑的很僵。
因為皇后的緣故,因此請安時間格外長,輪到蜜娘時,都已經晌午了,她也不愿意耽擱大家的功夫,忙道:“臣妾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方惟彥之妻,給皇后娘娘請安,娘娘萬福金安。”
就在蜜娘跪下之后,卻聽到“咕嚕”一響,夏皇后捂住肚子。
蜜娘實在是太想笑了,皇后這個時候居然肚子餓了。
但是,她不得不忍住。
命婦們也是想笑不敢笑,因為皇后乃是小君,但夏皇后顯然不擅長處理這樣的場面,臉瞬間通紅。
蜜娘此時便道:“皇后娘娘,臣妾失儀,還請您責罰。”
眾人大驚,蜜娘卻知道皇后失儀,傳出去后,到時候別人肯定要問當時是誰在請安。蜜娘可不就點了皇帝的眼了,她可不愿意如此。
夏皇后身邊的老嬤嬤在她耳畔耳語了幾句,夏皇后笑道:“方夫人何罪之有,為了我的千秋,倒是辛苦你了,傳令下去,命御膳房賞賜一碟糕點給方夫人。”
夏皇后這樣的回答很得體,也很體恤命婦,蜜娘連聲道謝。
那老嬤嬤也忍不住點頭。
而身畔的范玉真卻心道,她怎地如此能彎下腰來?如果蜜娘在宮里肯定混的比她好。不過,這也不打緊,她的老五皇上還未選好伴讀,她倒是可以薦蜜娘的兒子。
有個這么厲害的娘,兒子肯定也是人中龍鳳。
鄭豆娘卻慶幸,這位方夫人如此機敏,還好當年未曾進宮,否則我怕是難以相與。
《寒窯賦》中說深院宮娥,運退反為妓妾;風流□□,時來配作夫人。
但如阮氏這樣的人,自己就是運,只要她想,很快就能出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