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正文完-《前朝余孽只想賣燒烤》
第(1/3)頁
后世史書評價: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宮變,也是一場不可復制的皇權更迭事件。
說它血腥吧,無辜之人沒有受到任何牽連,就連沖突最大的禁軍和金吾衛都沒下死手,說是兵不血刃都不為過;說它不溫不火吧,全城百姓都參與其中,男女老少皆是滿腔孤勇。
難能可貴的是,局勢平定后,上位者不僅沒有為了重建皇宮而勞民傷財,反倒砸開前任皇帝的私庫,將里面的金銀玉器、古玩字畫、奇珍異寶悉數變賣,換成一箱箱銅錢發給了長安百姓,屋子破的修修屋子,屋子好的就拿去買點補品,權當感謝他們在宮變之日出手相助。
這可真是……令人開心啊!
足足大半月的時間,長安城沒有宵禁,也不用再擔心武侯隨時上門抓人,平康坊小吃街重新開起來,楚記奶茶店也重整旗鼓,開門迎客。
說到楚記,別說百姓,就連自家員工都沉浸在夢幻之中,久久不敢相信這個天大的消息——
他們的小郎君要當皇帝了?
一國之主、坐在龍椅上的那種?
突然之間,楚記名下的所有店鋪都被搶購一空,就連和楚記沾邊的那些,比如采購楚記丸子的、可以點單楚記奶茶的,同樣日日顧客盈門。
丸子坊和仙草園的員工們日日忙得腳不沾地,卻興奮得做夢都要笑醒,他們的小郎君要當皇帝了嘿嘿嘿嘿嘿!
百姓們也日日勁頭十足,咱們吃的可是皇帝家的肉丸、奶茶、小龍蝦啊啊啊啊啊!
唯一畫風不同的大概就是那些長安官了——特指長安城原本的六部官員,還健在的那種。
起初,他們整日戰戰兢兢,生怕被賀蘭康咔嚓掉,直到發現被咔嚓掉的全是干過壞事的,腰板這才稍稍挺直了一丟丟。
然后,他們又開始戰戰兢兢地看著那些平川來的領導班子,人家才是新帝的心腹啊,八成會頂替自己吧,會吧會吧?
默默地觀察了幾天,長安官們才發現,平川官根本沒有留在長安的意思,甚至還為了誰能第一撥回平川石頭剪刀布……
演的吧?是吧是吧?
是為了展現自己不爭不搶、高風亮節吧?
深諳“為官之道”的長安官們不約而同地得出這樣的結論。
直到,工部和戶部開始商討重建長生殿。
長安這邊為了給楚溪客留個好印象,不惜勒緊褲腰帶,可著把國庫揮霍一空的勁頭畫了一份圖紙,畫完之后還本著炫耀的小心思請平川的官員“提意見”。
平川官甲:“呃,倒也不必如此節省。”
平川官乙:“直白點說就是太寒酸了。”
平川官丙:“那個,你們要是有什么困難可以提。”
平川官丁:“可不能瞧著我家殿下年紀小就想拿一些破爛糊弄他。”
一眾長安官:“……”
最后,圖紙被平川官拿回去修了,確切說,是重畫了一版出來。說不上多華麗,貴在結實、大氣,還費錢。
長安官集體沉默,這是真打算把國庫掏空嗎?
緊接著,平川官就拉來足足十大車金條,并語氣誠懇地表示:“建造長生殿的錢就由平川來出吧,權當感謝殿下這幾年為平川所花的心血,請務必給我們這個機會。”
長安官繼續沉默,這下,終于知道人家為啥不愿意留在長安了……
***
朝堂議事,楚溪客性子又軟又肯聽人勸,脾氣好到讓剛剛和他打交道的長安官們私下猜測,他是不是在醞釀什么大陰謀。
只在一件事上,楚溪客格外堅持。
“登基大典和帝后大婚一起辦,這實在不合規矩。”禮部尚書苦口婆心。
楚溪客笑瞇瞇地堅持:“規矩也是可以改的嘛!”
禮部尚書退了一步:“可否先登基,再大婚?”
楚溪客搖頭。
禮部尚書試探性地改口:“那就先大婚,再登基?”
楚溪客繼續搖頭。
關鍵是吧,他不吵不鬧不生氣,從始至終都笑瞇瞇的,讓人想要犯言直諫都不忍心。
文武百官徹底沒轍了。
就連賀蘭康都看不下去了,吐槽道:“你倆不是已經成親了么,干嘛還要再來一次?”
楚溪客悶著頭不吭聲。
最后,是姜紓拍了板:“就這么辦吧!”
楚溪客瞬間開心,當著一眾朝臣的面就毫不掩飾地大聲說:“小爹最好了!”
對上文武百官驚訝又羨慕的視線,姜紓笑得矜持又有風度。
楚溪客之所以堅持登基和大婚一起辦,就是為了鐘離東曦以皇后的身份陪他一起走完全部流程,而不是一個人尷尬地站在某個不屬于臣子也不像親眷的角落,遠遠地看著他。
這點小心思姜紓能看出來,鐘離東曦自然也能。
早朝一散,不等走回寢殿,鐘離東曦就把楚溪客拉到僻靜的角落,緊緊抱住。
楚溪客很有擔當地拍拍他的背,輕聲哄著:“乖啊,好好的。”
這一幕,好巧不巧被拉幫結派說悄悄話的老臣們看到了,剛剛還激烈地討論著如何讓楚溪客回心轉意的他們頓時鼻子一酸。
“陛下這一路走來,委實不容易。”
“如此年紀,這般建樹,是國朝之幸,也是我等之幸啊!”
還有什么不知足的?
非要讓好好一個少年英主成為他們的傀儡嗎?
大臣們的心態就這樣不約而同發生了轉變。
***
大典當天,楚溪客后知后覺地緊張起來。
從早上睜眼開始,每隔兩刻鐘他就要問一句“東曦兄起來了嗎”、‘東曦兄吃飯了嗎”、“東曦兄在做什么”、“東曦兄的冕服還合身嗎”……
作為他的忠誠小跟班,云飛瘋狂地在兩個宮殿之前來回沖刺,最后累得氣喘吁吁,楚溪客都不忍心了。
“好了好了,我不問了,你快歇會兒。”楚溪客把云飛推到繡墩上,還親手給他倒了一盞茶。
一屋子的宮女太監眼睜睜看著,震驚又羨慕。
云飛倒是沒多大反應,主要是他在想另一件更重要的事:“師父、不是,陛下,那個,我跟我阿娘說了,往后還想跟在陛下身邊侍奉,阿娘同意了……反正我腦子也不好使,留不留后也沒差,縉云家有三娘傳宗接代就成了。”
楚溪客不太理解:“啥意思?為什么跟在我身邊就不能留后了?”
云飛咬了咬唇,小聲道:“宮里侍奉的除了宮女不都是……內監么?”
楚溪客:!!!
“敢情你小子是想割了——”意識到屋里還有女孩子,楚溪客自動消音。
云飛抬頭,從羞赧轉為堅定:“我已經想好了,師父別趕我走,也不必擔心我,我不怕。”
“不怕個頭!”
楚溪客一巴掌拍在他后腦勺,笑瞇瞇道:“很遺憾,你沒有成為太監的機會了,從此之后大業一朝的內監都不必再凈身。”
擔心太監和后宮亂搞、混淆皇室血脈?
要是真有這個心宮掉多少都沒用。
“這、這能行么?”云飛激動得小顫音都出來了。
楚溪客斬釘截鐵:“至少我當皇帝的時候能做主。”
反正他不會娶一堆后宮,子孫后代的事--不對,他哪里有什么子孫后代呀,所以完全不用操那么遠的心啊!
不光云飛,屋內其余宮人都激動得想要尖叫了。自然,也會有人失落。
楚溪客細心地照顧到了他們的情緒,溫聲補充:“不用擔心,目前在宮里任職的內監還和從前一樣,內侍省會根據你們過往的表現給予升遷或獎賞。往后到了年紀,愿意出宮的就出宮,宮外沒有親眷的也不用擔心,回頭叫內侍省辟出兩個寬敞的宮殿,專門用來給你們養老。”
這番話,就像投入湖水的一塊小石子,看似動靜不大,實則激起重重波紋,從湖面到水底,一層層蕩漾開來……
等到楚溪客換好冕服走出寢殿的時候,整個皇宮的宮人都知道了。
按規矩,帝后經過時宮人們只需安靜地退到一旁,躬身站立就好,然而這一天,當楚溪客牽著鐘離東曦的手出現的那一刻,巷道兩旁的宮人齊刷刷伏地叩首,用最高的禮節表達對這位年輕帝王的敬服。
這一幕,和楚溪客取消內監凈身的詔令一起,永載史冊。
楚溪客注意到了,卻沒心思去阻止,因為他此刻全部的注意力都在鐘離東曦身上。
他自己的冕服是黑色的,鐘離東曦的是紅色。楚溪客還是第一次看到鐘離東曦穿這么隆重的紅色,莊嚴而……美艷。
楚溪客情不自禁握住了他的手,之后兩個人一起登上九尺高臺,一起授印,一起接受百官跪拜,仿佛在昭告天下,他身旁的人是他,他身旁的是他。
大典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楚溪客特意要求的——
祭奠亡靈。
那些在狗皇帝謀朝篡位時犧牲的英靈,楚溪客派人一一尋訪尸骨,陪葬帝陵。
長安城內有一座貞節牌坊,楚溪客命人拆掉,改建成忠烈堂。
這一日,新帝與皇后親自捧上烈酒,焚香祭奠。長安城內一百零八寺,鐘聲齊鳴,新帝年輕的聲音響徹寰宇——
“忠魂烈骨,可安息矣!”
……
《平川志》載:“是年二月初二,新帝攜后鐘離氏祭天地,慰英靈,復先祖號,改元永續,自此大業一朝延續數百年而不衰。”
這點小心思姜紓能看出來,鐘離東曦自然也能。
早朝一散,不等走回寢殿,鐘離東曦就把楚溪客拉到僻靜的角落,緊緊抱住。
楚溪客很有擔當地拍拍他的背,輕聲哄著:“乖啊,好好的。”
這一幕,好巧不巧被拉幫結派說悄悄話的老臣們看到了,剛剛還激烈地討論著如何讓楚溪客回心轉意的他們頓時鼻子一酸。
“陛下這一路走來,委實不容易。”
“如此年紀,這般建樹,是國朝之幸,也是我等之幸啊!”
還有什么不知足的?
非要讓好好一個少年英主成為他們的傀儡嗎?
大臣們的心態就這樣不約而同發生了轉變。
***
大典當天,楚溪客后知后覺地緊張起來。
從早上睜眼開始,每隔兩刻鐘他就要問一句“東曦兄起來了嗎”、‘東曦兄吃飯了嗎”、“東曦兄在做什么”、“東曦兄的冕服還合身嗎”……
作為他的忠誠小跟班,云飛瘋狂地在兩個宮殿之前來回沖刺,最后累得氣喘吁吁,楚溪客都不忍心了。
“好了好了,我不問了,你快歇會兒。”楚溪客把云飛推到繡墩上,還親手給他倒了一盞茶。
一屋子的宮女太監眼睜睜看著,震驚又羨慕。
云飛倒是沒多大反應,主要是他在想另一件更重要的事:“師父、不是,陛下,那個,我跟我阿娘說了,往后還想跟在陛下身邊侍奉,阿娘同意了……反正我腦子也不好使,留不留后也沒差,縉云家有三娘傳宗接代就成了。”
楚溪客不太理解:“啥意思?為什么跟在我身邊就不能留后了?”
云飛咬了咬唇,小聲道:“宮里侍奉的除了宮女不都是……內監么?”
楚溪客:!!!
“敢情你小子是想割了——”意識到屋里還有女孩子,楚溪客自動消音。
云飛抬頭,從羞赧轉為堅定:“我已經想好了,師父別趕我走,也不必擔心我,我不怕。”
“不怕個頭!”
楚溪客一巴掌拍在他后腦勺,笑瞇瞇道:“很遺憾,你沒有成為太監的機會了,從此之后大業一朝的內監都不必再凈身。”
擔心太監和后宮亂搞、混淆皇室血脈?
要是真有這個心宮掉多少都沒用。
“這、這能行么?”云飛激動得小顫音都出來了。
楚溪客斬釘截鐵:“至少我當皇帝的時候能做主。”
反正他不會娶一堆后宮,子孫后代的事--不對,他哪里有什么子孫后代呀,所以完全不用操那么遠的心啊!
不光云飛,屋內其余宮人都激動得想要尖叫了。自然,也會有人失落。
楚溪客細心地照顧到了他們的情緒,溫聲補充:“不用擔心,目前在宮里任職的內監還和從前一樣,內侍省會根據你們過往的表現給予升遷或獎賞。往后到了年紀,愿意出宮的就出宮,宮外沒有親眷的也不用擔心,回頭叫內侍省辟出兩個寬敞的宮殿,專門用來給你們養老。”
這番話,就像投入湖水的一塊小石子,看似動靜不大,實則激起重重波紋,從湖面到水底,一層層蕩漾開來……
等到楚溪客換好冕服走出寢殿的時候,整個皇宮的宮人都知道了。
按規矩,帝后經過時宮人們只需安靜地退到一旁,躬身站立就好,然而這一天,當楚溪客牽著鐘離東曦的手出現的那一刻,巷道兩旁的宮人齊刷刷伏地叩首,用最高的禮節表達對這位年輕帝王的敬服。
這一幕,和楚溪客取消內監凈身的詔令一起,永載史冊。
楚溪客注意到了,卻沒心思去阻止,因為他此刻全部的注意力都在鐘離東曦身上。
他自己的冕服是黑色的,鐘離東曦的是紅色。楚溪客還是第一次看到鐘離東曦穿這么隆重的紅色,莊嚴而……美艷。
楚溪客情不自禁握住了他的手,之后兩個人一起登上九尺高臺,一起授印,一起接受百官跪拜,仿佛在昭告天下,他身旁的人是他,他身旁的是他。
大典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楚溪客特意要求的——
祭奠亡靈。
那些在狗皇帝謀朝篡位時犧牲的英靈,楚溪客派人一一尋訪尸骨,陪葬帝陵。
長安城內有一座貞節牌坊,楚溪客命人拆掉,改建成忠烈堂。
這一日,新帝與皇后親自捧上烈酒,焚香祭奠。長安城內一百零八寺,鐘聲齊鳴,新帝年輕的聲音響徹寰宇——
“忠魂烈骨,可安息矣!”
……
《平川志》載:“是年二月初二,新帝攜后鐘離氏祭天地,慰英靈,復先祖號,改元永續,自此大業一朝延續數百年而不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