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結感言-《萬道長途》
第(2/3)頁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劇情也是有這樣的小安排的。
畢竟小說不是隨機生成的,小說的每個字都是作者打的,動畫的每一幀都是手畫的。
所以出現什么都是早就定好的,如果出現了沒用的東西,那就說明作者是個沒用的東西。
不過,下本書就沒有這么復雜了。
萬道長途真的已經掏空腦子了,包括各種大能者的能力也想的頭痛,再寫真沒得寫了,想象力已經窮極,而且很多人還跳過去了。
因為我一直想的是,如果大能者的表現形式,一直都是“打一拳破壞墻壁”“打一拳破壞宇宙”“打一拳破壞多元宇宙。”,最后所有的描述都淪為‘大道都磨滅了’,那就實在太沒意思了。
大能者之所以是大能者,一定是要有足夠的表現力的,而這個表現力絕不能是破壞的范圍變大而已。
但我感覺要寫大能者,就不能寫成超能力凡人,不是丟名詞大戰,而是切實的寫出大能者的力量和格局。
李啟的悟性該怎么表現出來?大能者的布局要怎么才能體現出‘偉大’?
不然表現跟不上設定,就成小丑了。
舉個例子,如果拋開這些高高在上的所謂大羅,道果之類的設定,我們把這些大能者的動機,平移到都市小說里。
我們把‘多元宇宙’比喻成‘哥譚市’
法力則比喻成“錢”
道果比喻成“公司”
如果大能者的動機一樣是成立的,那么大能者,不過就只是換了皮的商人而已。
而且,道爭也是如此。
這些大能者,不能沒有自己的世界觀,不能讓他們‘默認’世界是原始的,唯物的,所見所及的。
如果這樣的話,他們追求的價值,追求的事物,本質上是同一個事物。
這個事物,放在叢林里,可以是軍隊,放在都市里,可以是金錢。
換而言之,這一群人,說他們是同道也不為過啊。
這種情況下的爭斗,不就是兄弟鬩墻嗎?如何稱得上道爭?
所謂群像,人物的復雜性,其實掰開揉碎了,就是‘三觀不同的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