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果非要把如今平安的名氣乃至影響力,和高弦做個對比的話,很可能高總裁也要遜色三分的。 就拿亞洲金融危機和長達一年的香江金融保衛戰來講,遠隔太平洋的美洲,再跨過大西洋的歐洲非洲,會有多少普羅大眾關注呢?甚至連香江背靠的內地的人們,恐怕也歲月靜好得難有身在局中的那種具體概念吧。 換成頻頻在全球體育賽事直播當中征戰到決賽階段的平安,就完全不同了,那可是炙手可熱的萬人迷巨星,他一開口諷刺,高弦高總裁正在面臨報復,便立刻“破圈”了,用全球范圍的媒體都被吸引了做形容,也不夸張。 “挺高派”興奮地附和,世界冠軍就是思維敏捷啊,直接指出了一個本質,沒有高弦高總裁領導著香江國際金融中心,取得香江金融保衛戰的最后勝利,怎么會有現在那幫家伙道貌岸然辨論是非的基礎? 尤其是平安提到的“弦高之義,孟嘗之義”,讓高弦高總裁的形象具體起來,因為自從投身公職的這些年以來,別看行事穩健的高弦幾乎沒有脫離公眾視線,但普羅大眾對他的印象,已經越來越不如其在商業領域時的鋒芒畢露那樣鮮活具體了。 進入一九九零年代后,香江算是出現了一波名人傳記的熱潮,不少香江名流的傳記作品流進了市面,甚至連港片也湊熱鬧,挑了最容易博眼球的題材打造了《五億探長》、《上海皇帝》等等系列。 可高弦高總裁沒有沾邊這個潮流,于是難免讓外界,主要是普羅大眾了,對他近些年的形象有些模糊。 此時平安給的“弦高之義,孟嘗之義”的形容,可謂通俗易懂,弦高、孟嘗都是中學歷史課本上出現的人物,忘了也很容易查到,就像港片《上海皇帝》里主角提到的“體面、場面、情面”的“三碗面”處世哲學,望文便可生義了,高弦高總裁的大眾形象一下子鮮活起來,可比什么“金融沙皇”接地氣多了。 外人還別不服氣“弦高之義,孟嘗之義”的形容權威性,平安那可是高弦高總裁的長子,兒子和老爹的接觸機會和熟悉程度,外人能比得了嗎? “挺高派”迅速行動起來,采訪和高弦高總裁共事過、接觸過的人們,你們覺得,“弦高之義,孟嘗之義”屬實嗎? 而結果也是一致向的,還真絕非恭維啊,高弦高總裁的口碑,這么多年了,從來沒有壞過,對朋友、對伙伴絕對夠義氣! 官方媒體也找到了新的切入點,發表評論,充分肯定了高弦高總裁在履行公職方面,當之無愧地表現出來了弦高之義。 這就有點給出歷史定位的意味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