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這就對了-《穿成農家老太后》
第(2/3)頁
柱國公夫人點頭道。
“你的顧慮是對的,我們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時刻都不能忘記的謹慎與本分,就算是多此一舉,圣上也不會因此而對你生出不滿?!?
若沒有這多此一舉,可能就會在無意間留下隱患。
“兒子也是這么想的,不過如此看來,樂陽郡主所說的眷村修建一事,想來應該也是真的,家里要不要幫九堂叔爭取一下?前次參與康平眷村修建工事的人,現在大多都已獲得晉升,太尊與圣上顯然很重視這件事。”
而負責修建眷村的工作,只要不做出什么貪污公款的事,絕對是件沒有任何風險,卻能積累資歷,還能在太尊與圣上露面的好活。
柱國公老夫人搖搖頭道。
“不用,依我看,除了會派有經驗的人,圣上這次很有可能會讓王家那個進了兵部的三小子,參與負責這次的眷村修建工作,我們再去爭取,不合時宜?!?
聽到他母親的判斷,徐世子有些不太認可。
“母親,那王家現在已經是這種局面,皇上怎么可能還會重用王家的人?”
就算王家目前這兩頭大的局面,是先帝做的,可是皇上若再提拔重用王家二房的人,就算是出于好意,真心欣賞那王家三小子的能力,對于王家而言,也未必是件好事。
若是王家那個考了榜眼的三小子,老老實實的走文官之路,能這般得到皇上的信重,不管是對那小子自己,還是對王家而言,都是件好事。
唯有像這樣,在長房承了侯爵,五房得了大將軍之位的情況下,又重用一個進入兵部的二房,絕對是亂家之兆。
因為有心人都知道,同一家的有人上去,意味著肯定會有人要下去,好事不可能被一家獨占,要不然,縱然皇上愿意,別人也不會愿意。
“怎么不可能?你應該也有注意到北方近一年來的消息吧,重用王家二房的人,本就是上面有意對外釋放的信號,這一年多的功夫,在朝廷全力支持的情況下,但凡不要私心那么重,有血性果敢一些,北邊就不至于像現在這樣,三天兩頭的小打小鬧?!?
自己的長子去了定北軍,心中再怎么恨其不爭,徐世子也很關心他在那邊的安全問題,當然有在私下通過不同渠道,盡量打聽那邊的最新消息。
也知道那邊這么做,只是在消磨上面的信任與耐心,長此下去,對整個宣武侯府而言,可能都不是什么好事。
“母親的意思是,上面現在已經不打算再忍了?可是,這樣做的風險太大了些吧?”
柱國公夫人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轉而問起另外一個問題。
“依你看,一直聽從樂陽郡主的指揮,在私下加訓的那些將士,現在的情況如何?”
“訓練效果很好,從身手、力氣、反應能力,到每個人的精氣神,都有明顯的改變,自從大營外的農場開始有產出后,將士們的飲食待遇得到較大改善,體質也都明顯得到增強?!?
說起這個話題,徐世子對李常欣這個論年齡,比他兒子還要小兩三歲,只比他女兒大兩三歲的少女,甚至生出幾分敬佩。
“這就對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