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47章 尾聲(終)-《太歲》


    第(1/3)頁

    次年——不叫舊年號了,隱骨吞下昆侖的時候,周桓不幸慘遭波及,死在了風雪洪流中,沒來得及下退位詔書。倒是被留在燕寧城的少年太子有眼色,乖乖地修書回國,表示自己無才無德,不堪大位,一切由仙長做主。

    支修沒客氣,做主將年號改成“開明“,一干政務與防務依舊由開明司與天機閣分別暫代,一年一次大考選拔人才,科目和制度在慢慢過渡中逐步增減。支修做事和為人差不多,不慌不忙。

    巫道密咒和伴生木讓塵歸塵、土歸土,活尸入土為安,劍神的真元與道心盡消解,留在了大陸的最北端,他只剩劍,不再是神,回歸了半仙狀態……像潛修寺的蘇準那樣。

    不過禁靈之地,半仙蟬蛻都差不多,反正都得坐車走路。唯一的區別是,他年輕時一些換季時容易咳嗽的小毛病又找了回來,還有極寒地似乎凍壞了他關節,陰雨天總是有點別扭。

    不過沒有別扭,也就感覺不到松快時有多舒爽,他自己覺得挺好。

    南宛的開明二年,陽春時節,南海秘境中的娃娃出生了,是個女娃,落地時聲如洪鐘,胎毛就很濃密,將來必是濃眉大眼的,她是兩百年來,百亂民生出的第一個正常孩子。

    按大家早商量好的,黎滿隴給她取名“盼望”。

    盼望修好地脈的南闔半島能重新充滿靈氣,盼望漂流的無根之民能回歸故土,盡管這可能要花幾十年。

    他趕不上了,等小盼望變成老盼望,就可以回家了。

    北歷成千上萬個法陣和矗立在那里的雪里爬……不是,對外,官方文上說的是“明月霜”林,暫時擋住了極寒之風。

    隱骨似乎消失了,支修說它自作孽,被凍在了極寒之地。

    有的人天生帶著特殊氣質,他說什么別人都信,巫道密咒消解道心和真元的秘密被他蓋了下來。

    大危機解了,攪風攪雨的野心家們又開始蠢蠢欲動,修蜜兩族又要翻臉,余嘗仗著人多勢眾,轉頭拿下了三岳山,從此楚國進入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時代。

    差點凍住的北歷回過神來,準備忘恩負義,有燕寧打起南大陸的主意,要求南闔半島的屬地,被武凌霄一劍砍了——武凌霄在林熾妙手改裝下,將身上很多經脈、骨玉換成了導靈金的,她終于能像人一樣自由活動了。

    不過這都是些小問題,畢竟禁靈之地,滿世界都是轉生木,不能用靈氣根本清理不過來。轉生木都是奚平的眼線,人人在他手里都有把柄。而且危機時幾乎所有人都往轉生木上滴過血,誰知道那“太歲”會拿去做什么——因此奚平說話還是管用的。

    連余嘗都被迫捏著鼻子,再次表明想跟太歲合作。

    太歲意外地好說話,不光欣然接納,還良心發現似的,將大供奉的本命神器還了回去,只有一個要求:余嘗不能離開禁靈線。

    化外爐終有燒盡的一天,禁靈線在不斷收縮,一年約莫幾十里。

    余嘗聽了他這無理要求,心說事出反常必有妖,太歲怎么可能良心發現?那王八蛋壓根沒有良心。他還就非得出去看看不可了。

    于是余嘗花了三年,成了東衡的新主人,國內穩定了,他便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坐船跑到了南邊禁靈線外……然后傻了。

    余嘗赫然發現,在那見鬼的禁靈地里待了三年,他修為從升靈中期跌回了筑基,一個大境界!

    余嘗差點崩潰,江山也不要了,決定在禁靈線外的荒島上當野人。但他很快發現,即使在禁靈線外,他的真元也在不斷流失。他試過了自己知道的所有方法,終于絕望。

    隱骨造成的那場大動蕩不知道將人間哪里碰壞了,他無法聚靈,道心還在不停消解。

    灰溜溜地回到了東衡,余嘗沒動聲色——此事不能讓人知道,他既然有了先機,就得提前做準備,遂向玄隱開出天價,提出收購一批導靈金。

    奚平說:“賣,那是我過命的兄弟。不給誰也不能不給他!”

    于是南宛將庫存積灰的導靈金全清空,高價給了余嘗,余嘗喜滋滋地回去,準備大搞特搞,造一堆升格護具。

    第二個月,鍍月峰就宣布導靈金更新換代。新版的導靈金已經可以在凡間生產了,價格低廉,產量大增,余嘗一個頭瞬間冤出了兩個大,后來又被傳為佳話不提。

    那邊把他褲頭坑禿嚕線的奚平連夜跑回了玄隱山,告訴支修他拿余嘗大傻子試出來的結果——世間修士的道心確實已經在無知無覺中消解了。

    不用像對付隱骨那么麻煩,禁靈線以內,所有人都在轉生木里滴過血,刻錄在轉生木里的巫道密咒像一群群看不見的三日夢草,夜以繼日地消解著世上每一顆道心。

    神不知鬼不覺,反正托天波老祖的福,巫道密咒早失傳了。

    支修聽完,卻不知為什么,沒有喜色,只是有些憂慮地看了“沒心沒肺”的奚平一眼,忽然說道:“士庸,玄隱山我當家,沒那么多清規戒律,你……找個伴成家未嘗不可,不拘出身來歷,別出去荒唐就行……”

    奚平一口酒嗆了出來:“咳咳咳……哈?”

    支修:“趙姑娘不是同你關系不錯,又是同窗好友……”

    “馬上翻臉,馬上就翻!”奚平擺擺手,“等她今年寫夠五篇草報稿罵我,我就跟她割袍斷義……她已經寫四篇了!”

    “魏姑娘……”

    奚平大驚失色:“使不得,差輩了!”

    “那……”

    “師尊,您被我二表舅媽附體了嗎?”奚平順走了他兩壇子自釀酒,抱在懷里壓驚,“真要命——可她老人家一年給我封個金條紅包,您要不也學人家點好?哎哎哎,滾了,滾了?!?

    然后忙忙碌碌,雞飛狗跳地,到了開明四年。

    臘月。

    永寧侯崔夫人起猛了頭一暈,摔了一跤,沒災沒病地走了,也年近八十,也是喜喪。

    半個月以后,初雪壓斷了花園中轉生木上的樹枝,清早小廝照常去叫侯爺起床打拳,人沒叫起來。

    奚平送走了二老,收拾庭院,獨自住了小半年,留下號鐘照顧,他回了玄隱山。

    丹桂坊沒有他家了。

    開明六年,前天機閣總督、潛修寺管事蘇準五衰,仙逝于靜室蒲團上,羅青石成了新管事。

    玄隱內門不再收新弟子,潛修寺成了開明司和天機閣進修的地方,匯聚了天下賢才,羅青石不再被迫糞土糊墻,神清氣爽,個子長高了一巴掌。

    開明七年,禁靈線后退逾百里,修士們終于發現了問題:有一小撮人是到禁靈線外探險,還有的沒去,卻莫名開始提前五衰,玄門一片恐慌。

    一時間,各種說法沸沸揚揚,絕望的修士們前仆后繼地嘗試各種匪夷所思的辦法,想留住消解的道心,折騰了整整二十年——禁靈線越退越快,極北似乎沒那么冷了,消解的不單道心,還有靈山。以瀾滄山和玄隱山為首,已經消解了小一半,連三岳都肉眼可見地矮了數丈。

    《陶聞天下》上出了一篇文章,大意說:當年北原之所以鬧大天災,都是因為修士們毫無節制地亂斗,導致四季顛倒,氣候無常,現如今靈山在消解,修士之真元與道心在消解,豈不是人們在向靈山歸還靈氣?

    沒人理會,修士們還是在茫然中絕望。

    此后又過了無比混亂的三十年,每天都能聽見各種匪夷所思的新聞。

    五十年后,禁靈線退回大陸,高階修士們開始一個一個有了五衰的先兆——開始被小傷病所困。

    人間已經日新月異,玄門終于后知后覺地承認,恐怕這就是新的天規了。

    百年,玄隱山伴著一聲春雷,靈氣盡數化入地脈,只剩下空蕩蕩的山體與石頭。

    南闔長出了麥苗,支修頭發已花白。

    第二年蟬鳴時分,師徒倆在潛修寺外釣魚,支修忽然舊事重提,對奚平說道:“士庸,找個伴吧?!?

    奚平:“二表舅媽?!?

    支修拿魚竿抽了他一身水。

    奚平跳起來,在岸邊轉生木里打了個轉躲開:“有奚小悅陪我呢,師……呃。”

    他話沒說完,便見一個漁夫打扮的少年撐著船,在不遠處目瞪口呆地瞪著他,正好看見他鉆轉生木的一幕:“太……太歲!”

    那少年“噗通”一聲跪了下來,想給傳說中的神仙星君磕頭。

    再一抬頭,兩位下凡偷閑的前任仙尊已經沒影了,好像是兩個幻影。

    “師父,”奚平拎著兩個人的魚竿和桶,回頭張望了一眼,見沒有了閑雜人等了,才正色道,“我聽林大師說,您當年跟懸無那老鬼吹,說‘我飛瓊峰門下愿為天下祭’,您看看,牛都吹出去了嘛,我哪能讓您失望?”

    支修沒再說什么,只是嘆了口氣。

    又三年,大宛幾代人經營,已經完全走上了正軌,支修便留了封信,出門游歷了。

    沒再回來。

    于是奚平也不再回玄隱,玄隱山不是他家了。

    后來,認識的、不認識的、親朋好友、故人仇敵……他送走了一個又一個的人,讓千年祭奠的道心順著轉生木回歸大地。

    到北絕山口長出第一棵嫩芽的時候,半魔之身的白令消散了,臨走時與奚平告別。

    半魔死相不像人那么狼狽,他看起來無災無病,只說:“世子——”

    白令一輩子都叫他“世子”。

    他問道:“打個賭,你猜是你先見到主上,還是我先?”

    奚平斬釘截鐵道:“我先。”

    白令大笑一聲,化作了一團紙。

    他連紙錢都省了。

    這是奚平最后一個朋友,從那以后,他就住進了轉生木里,人間不是他家了。

    又兩百年,有一天,奚平忽然若有所覺,罕見地,他從陶縣轉生木里走了出來。

    他已經在里面一覺睡了四十年,看見耀眼的晨曦,只覺得眼生,少了點什么。

    東衡三岳,世上最后一座靈山,也消失了。

    奚平抬了抬手,發現自己身上真元一絲不剩,但他能使一點靈氣了,禁靈線也不見了。

    “太歲!”轉生木里傳來來自南海秘境的聲音——后輩們不知道他是誰,這是習慣性地像祖輩一樣念誦他的名號,“我們浮起來了!南海秘境出世了!”

    “咔”一聲,太歲琴中掉出一枚小小的鐲子,破法公理實現,此境破。

    化外爐中火熄滅了。

    奚平有點不習慣地按了按胸口,突然想起了什么,他狂奔起來——沒有了破法,又只剩下半仙修為,不能再穿轉生木,只能御劍。

    但很快,他發現這四十年技術發展太快了,御劍還不如坐車快。

    一天一宿,他下了騰云蛟、轉御劍,灌了一耳朵南海秘境現世的奇聞軼事,但他無暇關心,充耳不聞,只一路狂奔到了北方——更北方。

    憤怒的北絕山口像是被玄門還回來的靈氣安撫了,山坡山雪化了一些,長滿了小花,早些年就開始有人在這里開礦了。

    奚平剛到,就聽見有人聚在一起,說什么“異象”“海市蜃樓”之類……說是北絕山外突然傳來牧歌聲。

    除了南海秘境,北絕山外無人區竟然還有一個秘境,不大,也不像南海秘境那么多資源,像世外桃源一樣,那里的人們以放牧為生——自稱是當年劍宗修行時住的小村。

    人們不知昆侖,卻竟然還記得那場導致靈山落成的大天災,只說當年極寒來臨,劍宗情急之下,將他們整個村送入了一個芥子。

    后來大概是主人故去,芥子破碎,小村里的人永遠也找不到其他外人了。

    別人不明所以,圍在一起嘰嘰喳喳討論,奚平卻突然意識到,這秘境可能和南海秘境、大宛輿圖一樣,是劍宗這靈山之祖不甘心被削去的人心,留在了“天規”之外。

    “你是神仙嗎?”在奚平出神的時候,一個好奇的小孩忽然跑過來,也不認生,大約是見他生得齊整,便抱住奚平的大腿,對他說道,“村口山上懸著一面大鏡子!鏡子里有神仙,跟你生的有點像。”

    奚平一激靈:“什……”

    “那落,別胡說,快過來!”緊張的母親一把拎回自己的孩兒,沖奚平笑了一下,用很古老考究的北歷語說道,“只是塊打磨的很干凈的石頭,地震震碎了吧,要不然我們還找不到出來的地方……”

    “帶我去!”眾人只見那神仙似的男人忽然發起癲來似的,將身上所有的金銀細軟都摘了下來,“帶我過去!”

    “就在那,”村長指派了幾個人高馬大的男人陪著他,“真就碎得一干二凈的,喏,碎石大家清理到那邊了,什么神仙,小孩子照鏡子,分不清人嘛……哎你!”

    奚平將僅剩的微弱靈感集中在眼睛上,一眼從石堆里看見一塊平整的,上面有字。

    “哦喲,”他的向導也過來圍觀,“這寫的什么字嘛?”

    是宛字。

    那上面熟悉的字,寫道是:到此一游。

    五十年后,禁靈線退回大陸,高階修士們開始一個一個有了五衰的先兆——開始被小傷病所困。

    人間已經日新月異,玄門終于后知后覺地承認,恐怕這就是新的天規了。

    百年,玄隱山伴著一聲春雷,靈氣盡數化入地脈,只剩下空蕩蕩的山體與石頭。

    南闔長出了麥苗,支修頭發已花白。

    第二年蟬鳴時分,師徒倆在潛修寺外釣魚,支修忽然舊事重提,對奚平說道:“士庸,找個伴吧。”

    奚平:“二表舅媽?!?

    支修拿魚竿抽了他一身水。

    奚平跳起來,在岸邊轉生木里打了個轉躲開:“有奚小悅陪我呢,師……呃。”

    他話沒說完,便見一個漁夫打扮的少年撐著船,在不遠處目瞪口呆地瞪著他,正好看見他鉆轉生木的一幕:“太……太歲!”

    那少年“噗通”一聲跪了下來,想給傳說中的神仙星君磕頭。

    再一抬頭,兩位下凡偷閑的前任仙尊已經沒影了,好像是兩個幻影。

    “師父,”奚平拎著兩個人的魚竿和桶,回頭張望了一眼,見沒有了閑雜人等了,才正色道,“我聽林大師說,您當年跟懸無那老鬼吹,說‘我飛瓊峰門下愿為天下祭’,您看看,牛都吹出去了嘛,我哪能讓您失望?”

    支修沒再說什么,只是嘆了口氣。

    又三年,大宛幾代人經營,已經完全走上了正軌,支修便留了封信,出門游歷了。

    沒再回來。

    于是奚平也不再回玄隱,玄隱山不是他家了。

    后來,認識的、不認識的、親朋好友、故人仇敵……他送走了一個又一個的人,讓千年祭奠的道心順著轉生木回歸大地。

    到北絕山口長出第一棵嫩芽的時候,半魔之身的白令消散了,臨走時與奚平告別。

    半魔死相不像人那么狼狽,他看起來無災無病,只說:“世子——”

    白令一輩子都叫他“世子”。

    他問道:“打個賭,你猜是你先見到主上,還是我先?”

    奚平斬釘截鐵道:“我先。”

    白令大笑一聲,化作了一團紙。

    他連紙錢都省了。

    這是奚平最后一個朋友,從那以后,他就住進了轉生木里,人間不是他家了。

    又兩百年,有一天,奚平忽然若有所覺,罕見地,他從陶縣轉生木里走了出來。

    他已經在里面一覺睡了四十年,看見耀眼的晨曦,只覺得眼生,少了點什么。

    東衡三岳,世上最后一座靈山,也消失了。

    奚平抬了抬手,發現自己身上真元一絲不剩,但他能使一點靈氣了,禁靈線也不見了。

    “太歲!”轉生木里傳來來自南海秘境的聲音——后輩們不知道他是誰,這是習慣性地像祖輩一樣念誦他的名號,“我們浮起來了!南海秘境出世了!”

    “咔”一聲,太歲琴中掉出一枚小小的鐲子,破法公理實現,此境破。

    化外爐中火熄滅了。

    奚平有點不習慣地按了按胸口,突然想起了什么,他狂奔起來——沒有了破法,又只剩下半仙修為,不能再穿轉生木,只能御劍。

    但很快,他發現這四十年技術發展太快了,御劍還不如坐車快。

    一天一宿,他下了騰云蛟、轉御劍,灌了一耳朵南海秘境現世的奇聞軼事,但他無暇關心,充耳不聞,只一路狂奔到了北方——更北方。

    憤怒的北絕山口像是被玄門還回來的靈氣安撫了,山坡山雪化了一些,長滿了小花,早些年就開始有人在這里開礦了。

    奚平剛到,就聽見有人聚在一起,說什么“異象”“海市蜃樓”之類……說是北絕山外突然傳來牧歌聲。

    除了南海秘境,北絕山外無人區竟然還有一個秘境,不大,也不像南海秘境那么多資源,像世外桃源一樣,那里的人們以放牧為生——自稱是當年劍宗修行時住的小村。

    人們不知昆侖,卻竟然還記得那場導致靈山落成的大天災,只說當年極寒來臨,劍宗情急之下,將他們整個村送入了一個芥子。

    后來大概是主人故去,芥子破碎,小村里的人永遠也找不到其他外人了。

    別人不明所以,圍在一起嘰嘰喳喳討論,奚平卻突然意識到,這秘境可能和南海秘境、大宛輿圖一樣,是劍宗這靈山之祖不甘心被削去的人心,留在了“天規”之外。

    “你是神仙嗎?”在奚平出神的時候,一個好奇的小孩忽然跑過來,也不認生,大約是見他生得齊整,便抱住奚平的大腿,對他說道,“村口山上懸著一面大鏡子!鏡子里有神仙,跟你生的有點像?!?

    奚平一激靈:“什……”

    “那落,別胡說,快過來!”緊張的母親一把拎回自己的孩兒,沖奚平笑了一下,用很古老考究的北歷語說道,“只是塊打磨的很干凈的石頭,地震震碎了吧,要不然我們還找不到出來的地方……”

    “帶我去!”眾人只見那神仙似的男人忽然發起癲來似的,將身上所有的金銀細軟都摘了下來,“帶我過去!”

    “就在那,”村長指派了幾個人高馬大的男人陪著他,“真就碎得一干二凈的,喏,碎石大家清理到那邊了,什么神仙,小孩子照鏡子,分不清人嘛……哎你!”

    奚平將僅剩的微弱靈感集中在眼睛上,一眼從石堆里看見一塊平整的,上面有字。

    “哦喲,”他的向導也過來圍觀,“這寫的什么字嘛?”

    是宛字。

    那上面熟悉的字,寫道是:到此一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