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贏丹有意扶植弱小讓他們幾派勢均力敵,彼此爭來斗去,結果各派都無法強大不說,還都需要秦軍出來主持公道……到時秦軍才有話語權才能四兩拔千金運籌帷幄嘛! 所以贏丹甚至連國名都給他們想好了。 將來收復姑師之后就不叫姑師,幾個綠洲分別叫:車師前王國,車師后國,車師都尉國,車師后城長國…… 威亞斯雖說還不是很明白,但隱隱也知道贏丹這么做的意圖,他只暗暗心驚,慶幸印度已歸順大秦,否則只怕也要面臨姑師一般的命運。 當然,這些還要在安息退出姑師之后。 不過這似乎已不是問題。 因為隨著交河和薩爾落入秦軍手中,安息在姑師的“人地矛盾”就進一步惡化。 這其中尤其是薩爾,薩爾一失就意味著安息無法長時間深入沙漠進攻秦軍補給線,不出幾日只能撤退。 其撤退的結果就是王徨一萬援兵順利到達樓蘭,于是炮彈、羊群、弩箭等進一步補充。 第三批增援和補給也已在路上,甚至售賣絲綢的商隊也跟著軍隊一起來了。 此時的秦軍可以說是財大氣粗,他們從中原帶來絲綢已從印度那換了不少牛羊馬匹。 事實上從印度那換還是很不劃算的,帶樓蘭來顯然能有更高的價值……物以稀為貴,從印度到樓蘭要跨越一千五百里的沙漠地區,且還要擔著被安息截殺的風險,到樓蘭當然要賣個高價。 樓蘭或許沒有這么多財力,但西域各國卻不缺,商人帶著絲綢往各國一走,帶回來的就是成批成批的牛羊。 于是秦軍在西域的補給幾乎不需要擔心。 反觀安息,其兵力集中在姑師卻是度日如年。 羅德里克天天盼著望著秦軍來進攻,可就是看不到秦軍的影子……羅德里克知道這么等下去不是辦法,其結果就只有看著秦軍越來越強大,而安息卻因為水草不足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將部隊撤往草原。 此消彼長之下,用不了多久安息在姑師的兵力就會被秦軍超過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