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贏丹點了點頭,“自然知道,這也是秦軍不敢貿然進攻安息的原因之一。” “因此才要組成西域聯軍。” 埃及法老搖了搖頭,“西域騎軍雖然也是騎射了得,然大多不成氣候。” 贏丹頗有同感的點了點頭。 如果從單兵素質來說,西域騎兵的確不比安息騎兵差,尤其西域騎兵是在沙漠綠洲這惡劣地形上成長起來的,騎兵和馬匹更耐旱更能吃苦,到了不用擔心水草的陸地上就會壓力驟減,馬匹的精力就會有所提升。 這就有些像在高原生活久了,到了平原跑起步來就更輕松,因此高原馬匹才是質量上佳的馬匹。 西域騎兵的問題在于沒見過大場面格局太小。 這是由綠洲文化決定的:一片綠洲一座城,一座城就是一國。 埃及作為西域第一大國還好些,其余三十六國擁有幾千騎兵算是多的,還有幾百幾十的…… 誠然,把這些兵聚在一起也不少。 尤其加上月氏騎兵和秦軍一直努力擴充的大秦軍和印度軍,到時全軍應該有七、八萬騎軍左右。 從數量上一點都不比安息騎兵少。 但指揮作戰以及內部矛盾尤其是“明哲保身”這些問題如何解決? 三十六國就意味著至少有三十六支部隊,那就意味著一個決策可能要考慮到三十六個利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