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于是貴族其實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改革而一旦改革成功實施二十軍功制爵位制軍隊就會迫切希望戰爭。 戰爭最好的對像,很明顯就是他們共同的敵人……安息。贏丹在樓蘭停留了三天。 這三天主要是依照秦律為樓蘭制定一套法律并構建起法家系統。 第三天贏丹就急著趕回姑師了,因為王賁從姑師傳來消息,說是姑師百姓也有了改革的苗頭…… 其實不只是姑師,聽聞幾個距離樓蘭較近的國家聽到風聲也蠢蠢欲動。 這很正常奴隸制國家的百姓長期處于貴族的壓迫之下早就苦不堪言了,其想要推翻貴族統治的想法就像火山似的表面看起來沒什么動靜,但內部熔巖卻暗潮涌動。 樓蘭的先例就像在火山上開了一個口,引發整個西域制度的改革浪潮。 騎在馬上正往姑師趕的贏丹聽到這消息頗有些得意,因為這么一來就距西域聯軍征討安息不遠了。 隨后贏丹便啟程前往了西域來到了埃及,埃及法老得知贏丹來的目的之后 埃及法老請贏丹在案前坐下后,便緩緩攤開案上的地圖,說道:我等先不談結盟一事若西域成功結盟,本王卻想知道大秦太子如何征討安息?” 埃及法老這話倒是一下就切到了重點有些人做事喜歡走一步是一步,但有些人卻喜歡全盤規劃如果只是一名兵士,或許更應該選擇前者。 但若是一名指揮官則應該是后者比如此時,秦軍沒有擊敗安息的計劃或者說就算秦軍和西域能組建聯軍也不可能擊敗安息那么結盟組建聯軍就變成是毫無意義的無用功,那還不如不結盟而保持現狀。 不過對此贏丹自然早就成竹在胸,他指著地圖說道:“我軍應分為兩步展開攻勢第一步是以攻為主,以騎兵飛速穿插至安息國后方并占領。” 埃及法老被贏丹這話嚇了一跳,“這是使者的意思,還是大秦太子的意思?” 贏丹回答:“自然是大秦太子的意思。” 如果說是“使者”的意思,只怕埃及法老第一時間就否決了。 但既然是“大秦太子”的意思……要知道贏丹已帶領秦軍完成了幾乎無法完成的勝利,于是埃及法老就覺得有必要接著討論。 法老皺眉說道:“大秦太子可知,在陸地上安息騎兵無人能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