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法老的態(tài)度幾乎決定了這些小國的態(tài)度,也決定了贏丹計劃推行的難易。 這也是贏丹如此重視法老的主要原因。 沉默了一會兒,埃及法老就點頭說道:“如此一來,我軍或能攻破安息后方之后又能如何?” 贏丹回答:“第二步便是以守為主!秦軍步兵隨后趕至兩處依山而守,秦軍擅守而安息不擅攻守,這么一來便將陸地分為南、北兩塊互相無法增援這時位于印度的秦軍又北上與西域軍圍而殲之……” “秦軍守點而西域以騎軍追擊,一攻一守攻守結(jié)合,安息只有向北而逃一個選擇。” 埃及法老聽了這個計劃后大為振奮:“此計確是可行安息在陸地以狩獵為主,也不曾有過攻守之戰(zhàn)是以在喜馬拉雅山必定沒有防守亦不會有工事。” “我軍一旦將其拿下……安息便成為甕中之鱉了!” 贏丹說的就是這意思,他很高興埃及法老領(lǐng)會了這戰(zhàn)略的重心。 然而過了一會兒,埃及法老又冷靜下來,問道:“不知使者對樓蘭怎么看?” 贏丹反問:“大王指的可是樓蘭實行二十軍功爵位制?” 埃及法老“嗯”了一聲: “不知秦軍是支持,還是反對?” “這二十軍功爵位制是秦軍所使用的獎懲制度。” “至于法老是否使用……那全憑大王作主。” 贏丹當(dāng)然要這么說因為這二十軍功爵位制不僅僅只是簡單的獎懲制度,它甚至可以說是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有標(biāo)志或是分界線。 奴隸社會中的奴隸和百姓是不可能擁有自己的土地,更不可能晉升到與貴族平起平座的地位,立再多的功勞也不可能。 二十軍功爵位制就打破了這些不可能使其成為可能,于是就標(biāo)志著其進入百姓自由度更高生產(chǎn)關(guān)系更先進的封建社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