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不忘初心-《漢道天下》
第(1/3)頁
劉協很欣慰。
諸葛亮的智商一如既往的在線,并沒有被他耽誤,反而在他的引導下提前開悟了。
沿著這條路發展下去,二十年后,大漢將迎來第一位真正符合他期望的司徒。
諸葛亮也許無法在軍事上一展天賦,可是將精力集中到民政上之后,他會爆發出更強大的戰斗力,將大漢的生產力水平快速提升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有了強大的生產力,還用得著擔心軍事不強?
不存在的。
真正的軍事實力靠的從來不是靈機一動的奇謀妙計,而是經濟、文化等軟硬實力形成的綜合實力,除非遇到旗鼓相當的對手,否則根本用不著什么奇謀妙計,直接用實力堆死你。
某種程度上,諸葛亮就是這樣的硬核軍事家,而不是演義中那種靠錦囊妙計克敵制勝的軍事家。
可惜的是,蜀漢的基本盤太小,撐不起他的夢想。
但凡蜀漢的實力再強一些,他真有可能改歷史,逆轉乾坤。
現在,他給了諸葛亮一個更大的舞臺,就看他能有什么樣的表現了。如果大漢真有一統天下的那一天,諸葛亮就算不在前線統兵,也必然是最大功臣之一。
誰說只有戰場上斬將殺敵的才是功臣?
比起開悟,諸葛亮的做法更讓劉協欣慰。
他沒有直接發表在邸報上,還是先送到行在來,請他過目,這既是身為臣子的謹慎,更是一種難得的謙遜。即使他很聰明,領悟了天子施政的原則,并付諸實踐,依然保持低調,先向天子請示,而不是迫不及待的發表,享受人們的歡呼。
“你們都看過了?”
周不疑和曹沖相視而笑。“看過了。”
“感覺如何?”劉協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又補充了一句。“你們覺得這篇文章好在何處?”
“務實,透徹。”周不疑有些迫不及待的說道:“雖然這篇文章沒有高妙的字句,講的道理看起來也不過中庸的窠臼,但結合實際,立論堅實,令人信服。”
曹沖補充道:“也正因為用字平實,全篇無一僻典,但凡讀過半年書的人都能明白,沒讀過書的人也能聽明白,母須刻意講解,是以受眾極廣。一旦發行,必然風行。不僅如此,還能常讀常新,時有發現。如果能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去,簡直就是對圣人之道最好的踐行。”
劉協忍俊不禁,心中的喜悅又添了一成。
與其說這是周不疑、曹沖對諸葛亮文章的認可,不如說是自己這些年來的努力終于在年輕人身上開花結果。等他們走上舞臺,他們將和諸葛亮一樣,成為有強大行動能力的理想主義者。
大漢將在他們這一代人的建設下,走向輝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