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母子二人也隨著許礫回了京。 石錦繡就幫著他們在大時雍坊買了處宅子,既方便許礫去戶部,也方便石嫣回娘家。 得知這一消息的蔡襄兒就鬧著要去見石嫣。 石錦繡就瞪眼瞧著蔡襄兒那鼓得像小山一樣的肚子:“你這可是二胎了,說話的功夫就有可能讓你將孩子生在路上!” 石錦繡就說起自己生瑄哥兒時的事,連哄帶騙地勸蔡襄兒打消這一念頭。 之前蔡襄兒還笑石錦繡的兩個孩子生得太近了,沒想她也一樣,女兒貞姐兒還沒滿半歲,她也懷上了二胎。 “是啊,就聽你大姐的吧!”簡氏也來勸,“你要真想見嫣姐兒,等他們回了京,我叫他們一家人回來吃飯,讓你們這些姐姐妹妹的好好聚上一聚。” 正如鄭國公夫人所猜想的那樣,簡氏是個再好不過的婆婆,待蔡襄兒就如己出,蔡襄兒在石家就像在鄭國公府一樣自在。 有了婆婆的這一句話,蔡襄兒就撒嬌似地癟了癟嘴,到底沒再鬧騰著要出府。 到了五月初五那日,許礫一家終于從河間縣回來了,命人在城外接了他們,將人直接帶回了青石巷。 石錦繡兩夫妻帶著四歲的玥哥兒、三歲瑄哥兒,石嫣夫婦帶著一歲多的福哥兒,和蔡襄兒那也只有一歲多的貞姐兒在花廳的西次間里玩,又吵又鬧的讓簡氏這個祖母看住了這個又顧不上那個。 好在已經(jīng)八歲的石林幫忙守在一旁,才讓她顯得不那么手忙腳亂。 宇文炎、石楠和許礫這三個連襟則和石崗坐在花廳的東次間里喝茶,一邊聽著西次間里的動靜,一邊說著朝堂上的事。 自慶德二十八年和大夏打過那一仗后,兩國間便再無戰(zhàn)事。 慶德帝就奉行起了休養(yǎng)生息的國策,對治國能臣更是求知若渴,這也是許礫在外三年就能回京的原因之一。 廚房里的陳媽媽特意做了一桌子好菜,玉蘭則帶著廚房里人包粽子、做包子。 簡氏的貼身丫鬟玉蘭也已經(jīng)嫁了人,只是依舊留在石家,如今在廚房里當(dāng)了管事娘子。 待到吃飯的時候,簡氏瞧著和和美美整整齊齊的一家人,想起以前在長興侯府時的憋屈,就忍不住激動地擦拭起眼淚。 “娘,您這是怎么了?”最先發(fā)現(xiàn)母親在擦眼淚的是坐在了簡氏對面的石林,他如今在十七皇子的身邊當(dāng)伴讀,在宮里的謹(jǐn)小慎微讓他養(yǎng)成了細(xì)致縝密的性子。 “沒,沒什么。”見眾人的眼光都看向了自己,簡氏就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娘這是高興!瞧著咱們這一大家子人就高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