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這后宮有毒》
第(3/3)頁
那些少年輕狂的過往,終究在歲月里湮滅無蹤。
眼下他們只是純粹的君與臣。
興許還記得些從前的情分,然而也不過是故人這樣的程度。
無關風月。
等戚九麓走后,謝風篁已經顧不上頹唐了,命人提前備了戒尺,召來新君,先是兜頭一頓抽,末了才頗為無語的問:“你父皇生前待你也不壞,為何他尸骨未寒,你便迫不及待左一個右一個給哀家塞人?”
這要是淳嘉九泉下有靈,怕不是氣得活過來?
她不免起了疑心,揪著新君的耳朵質問,“若是哀家先走一步,你是不是還要為了固寵,給你父皇進獻美人?!”
“母后饒命,兒臣怎么會?”新君求饒著,振振有詞,“父皇對兒臣雖然好,但兒臣也不是他唯一疼愛的孩子,這儲君之位,說到底是兒臣自己爭取來的,可不是父皇力排眾議給兒臣的。既然如此,兒臣對父皇的感激,也就是尋?;仕玫母屑ち恕T僬f父皇去都去了,逝者已去,自然要更加珍惜在堂的母后!何況父皇生前最寵愛母后不過,區區面首,玩物罷了,難道還要跟母后計較嗎?”
謝風篁久久凝視著他,末了嘆口氣,放開他耳朵,摸著他發頂,說道:“你果然是哀家的親生兒子!哀家當年得寵的時候也是這么想的……你父皇是做了什么孽,碰見咱們母子倆?”
新君就不愛聽這話了:“母后才貌雙全賢良淑德,兒臣聰慧能干機敏厚道,父皇得咱們娘兒倆,上輩子怎么都是積福的?!?
“……你滾罷!”新晉太后
聽得心里煩,揮揮手將人趕走,謝風篁畢竟沒有真的給淳嘉殉葬的打算,不過是習慣了這么個人相伴多年,忽然落了單,一時間茫然無所適從罷了。
被這么一鬧,她心里那股子郁氣竟然消解了不少。
從次日起,卻逐漸恢復生機了。
這讓新君等人都是長松口氣。
接下來的一些年里,新君還是不死心,時不時的安排一些酷似淳嘉的年輕男子在謝風篁跟前晃悠,謝風篁不免疑心他小氣,記恨淳嘉當年沒有直接立他做太子,存心攛掇自己給親爹戴綠帽子。
這樣坑爹的兒子,她也是頭一次見,倒是頗為擔心有朝一日也來坑自己。
然而新君對淳嘉不講父子情分,對她這個親娘倒還算有耐心,做了皇帝,被打了也只是溜之大吉,倒沒什么忤逆的意思。
謝風篁所以太太平平的過了二十來年,于一個元宵節的夜晚,握著先帝生前親手做的最后一盞花燈,與世長辭。
新君彼時也已年長,看著褪色卻被保管極好的花燈,眼中也有些悵然。
他不像父皇淳嘉,后宮妃嬪眾多,雖然對父母親自給他選的皇后還算敬重,卻從來不是長情的人,甚至不太理解得了淳嘉長年盛寵他母妃的做法。
畢竟天子富有四海什么樣的美人沒有?
好吧,他覺得自己也不算不長情,他只是執著于十五六歲美貌溫柔的女子罷了。
至于十五六歲的妃嬪總會長大,那么固守自己喜好的他,也就換一批新的……
當年父皇為什么不換呢?母后固然美貌又機敏,幾十年下來不覺得乏味么?公襄稶這些年來想到自己的父母,都有些迷惘。
不知道該稱贊父皇心志堅定呢,還是母后手段了得?
他懷著這樣唏噓的心情,親自為太后入殮,將先帝生前親手做的花燈,都鄭重的放進了梓棺。
是年春,公襄稶攜諸子扶靈,送謝太后棺槨入宣宗陵墓合葬。
在他這一朝,公襄霽與謝風篁的故事,已經很出名了。
只是整個經過,也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橋段:北地積善人家謝氏的女兒,因著宜子與美貌賢惠,被翼國公云家看中,收為義女,送入宮闈服侍宣宗皇帝。
謝皇后生來有著異象,傳聞容貌氣度無人能及,故此初入宮闈就得了天子心意,只是當時紀氏當政,對謝皇后多有迫害。
總而言之,帝后經過一次次升級打怪,最終一個御極宇內、一個母儀天下,成就數十年帝后和諧的佳話。
那些知道明君賢后故事背后的人們,起初還啞然失笑,后來聽得多了,也有些狐疑,覺得是不是自己記錯了?
然后就漸漸覺得,好像事情就是這樣子。
宣宗有為,謝后賢淑,生同衾死同穴,膝下子嗣昌盛,后繼有人且孝順體貼……可不是天造地設般般配的一對?
如果有什么其他野史記載的出入,那一定是坊間為了騙錢胡編亂造,須信不得。
(全書完。)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