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8章 終章(完本撒花!)-《大明王冠》
第(2/3)頁
黃昏正色,“實事求是的話,可以毫不夸張的手,中國自古多少君王中,唯有陛下和秦皇笑傲于峰巔,其余人皆只能仰望而不可及。”
朱棣頷首,有些得意,有些驕傲,也有些欣慰。
認真的說了句:“多少朝,多少歲月,多少臣子,哪怕算上姜子牙、伊尹這些古老的位極人臣的人物,什么諸葛臥龍、周公瑾、房謀杜斷、蕭何張良,歷數我泱泱神州,千萬臣子之中,你黃昏雖然不是最位高權重的一個,也不是最有權勢的一個,但你鎮西公絕對是最富有的一個,也是最有功績的一個,千古臣子莫如是,幾以凌駕了大多君王!”
在朱棣看來,黃昏對這片土地的貢獻,猶在絕大部分君王之上。
能在功績上壓黃昏一頭的,哪怕是君王之中,大概不會超過雙手之數,有宋一朝,大概也就開國太祖和中興的南宋孝宗趙昚可以和黃昏比擬一番。
黃昏嘿嘿干笑,“低調,低調,陛下,要低調,微臣只是一個臣子,大明能有今日的永樂風華,是因為陛下您御人有術,是因為您的文韜武略,是因為四海歸心天命所致,微臣只是順水推舟在這個時代做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朱棣笑道:“別在這里虛頭巴腦的,說說看,接下來應該要如何操作,才能確保這偌大的江山不會逐漸分崩離析,須知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朕確實擔心這一點。”
黃昏道:“其實方法已經在咱們的日常治理中了,例子就是中南半島:文化上,大量興建私塾、官學,讓當地百姓學習我中原文化,并且允許他們科舉入仕,甚至來大明應天出仕都可以,這是一種文化同化,只有真正做到了文化同化,他們才會真正的以大明人自居。軍事上,持續發展火器,并且做好技術封鎖,絕對不輕易讓其他國家趕超我們的火器水平,要始終達到對周圍國家和已占有領地的絕對軍事優勢,比如軍艦還需要生產更多,沒個一百艘鋼鐵戰艦,咱們都不好意思說是海權霸主——”
朱棣頷首,“這些朕知曉。”
黃昏繼續道:“接下來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微臣必須再三提醒陛下,嗯,容臣僭越的說一句,請陛下千萬不要學太祖陛下,為了一些眼前利益,而破壞了寶鈔的信用。”
朱元璋發布寶鈔,是連準備金都沒有的!
他的寶鈔毫無信譽可言。
但現在的大明寶鈔信譽度極高,因為大明是有皇家銀行儲備了大量的金銀,不管是你個人和商行,只要你愿意兌換金銀,大可以隨時來兌換。
真正做到了寶鈔的硬通貨水平。
但黃昏有個擔心:“目前,寶鈔的信用度極高,從中南半島、奴兒干、漠北、亦力把里這些地方可以看出,寶鈔都已是絕對的流通貨幣,就是金帳汗國那邊,也開始有當地的商賈權貴接受寶鈔了,加上以后的朝鮮日本,那么陛下,在我大明如此龐大的疆域之上,推廣寶鈔帶來的結果是我大明國庫金銀堆放如山,加上接下來要加大對石見銀山的開采,那么問題來了——萬一,我是說萬一,萬一中南半島那邊,假設摩訶黛維要造反,陛下會不會拒絕摩訶黛維用寶鈔來大明換金銀?”
朱棣略一思索,“朕傻啊,當然要拒絕,她都造反了,朕還讓她用一堆寶鈔來換金銀回去?”
黃昏搖搖頭,“陛下,其實最優做法不是直接拒絕,而是根據情況審時度勢,如果摩訶黛維造反,能夠威脅到我大明,肯定是要想辦法掣肘她把寶鈔換成金銀的,而且還能讓挑不出刺來,具體操作,我相信我大明的讀書人有一萬種方法,但如果摩訶黛維造反根本不影響大明,那么讓她換又如何?其他國家就會發現,喲,大明這么大度,別人都造反了,寶鈔還給換,這就能讓寶鈔得到更大的信用度,而只要擁有這個信用度,在越來越寬廣的范圍推廣寶鈔,那么我大明將獲得源源不斷的資源。”
這也是兩極藍圖的最終目標之一:寶鈔成為全球通用貨幣。
朱棣咳嗽一聲,有些尷尬,看向朱瞻基,“太孫懂了沒?”
意思是朕懂了,剛才是故意反著說,給你搭話,主要目的還是趁機教育太孫朱瞻基。
朱瞻基急忙道:“孫兒明白了。”
黃昏道:“其實目前的局勢下,打下日本,由太子殿下守成個十年左右,待大明徹徹底底消化了這些疆域,完全同化了中南半島、亦力把里、奴兒干和漠北,甚至朝鮮,那時候就該有太孫殿下主動出擊,去更北的莫斯科大公國,要將那片冰天雪地里的民族閹割武力,不讓他們有發展壯大的一天,要不然以后我大明就有可能面對他們的鋼鐵洪流。”
“至于更遠的地方,待以后再說,我在海外有了規模后,會積極主動的配合太子和太孫兩位殿下,徹底建立起兩極霸權來。”
“微臣要說的就這么多,陛下,您難道沒點什么想說的?”
朱棣微微頷首,“朕也沒什么可說的,關于你要的鋼鐵、煤炭、糧食、綢緞以及其他物資,包括你要把時代集團大部分產業都搬走,朕可以全力支持你,并且允許你的時代集團繼續在大明從事商業活動,但時代軍工、化工之類的,則需要和工部相關部門共同合作,這點你之前也是同意的。朕著重承諾你兩點:第一點是關于鋼鐵,你在海外先要建立一個城池,需要大量鋼鐵,朕可以給你最大的支持,但這個最大支持有限制,即不影響鋼鐵戰艦、火車、軍器生產的前提下,盡可能多的給你提供,甚至可以將自行車三輪車的生產縮減,先讓你把第一座港口城市建立起來,再重新加大生產力度,關于此事,我詢問過工部那邊,目前我大明的鋼鐵生產量,只要稍微縮減某些項目的鋼鐵用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給你最強的支持。”
黃昏大喜,“如此甚好。”
大明當下的鋼鐵生產量確實很龐大——相對于這個時代而言。
主要開采區域還是中南半島。
不過接下來會在朝鮮和日本大力開采,金帳汗國在平叛差不多結束后,已經有幾座礦山進入了投產,同時官道修建也在如火如荼——確保開采了的礦產能運回來,或者就地煉成鋼鐵后再運回來。
也就是說,目前大明的鋼鐵用度,幾乎沒用過本土資源。
朱棣繼續道:“第二個,之前你說需要遷民百萬,朕覺得可以給你,但這百萬百姓,不能從大明本土招募,大明本土,朕只能給你五十萬,剩下五十萬,你得去中南半島、奴兒干、亦力把里、漠北和金帳汗國招募,別說五十萬,你能招募到一百萬,朕也絕不反悔。”
黃昏略感頭疼。
那樣的話,自己建立的國家又將是一個像美利堅那種的多民族國家,兩極藍圖在數百年后就可能發生變故,還是應該以中國人為主。
反問了朱棣一句,“陛下,我大明人口過萬萬了吧?”
萬萬就是億。
朱棣頷首。
黃昏嘿的一聲,“那我帶一百萬人,九牛一毛啊,陛下,我到了海外之后,要成立一個有凝聚力的邦國,那就必須要有統一的民族血脈,所以我還是希望國內一百萬人,招募其他地方的,暫時不能超過五十萬。”
朱棣沉默了許久,“容朕想想。”
……
……
班師回朝,普天同慶。
大明江山,盛世風華。
第(2/3)頁